8月出版的美国心理学学会杂志《现代心理学指导》上的一篇文章提出,新出生的婴儿在第一年里有规律地接受视觉和听觉刺激,从根本上失去了对不常见事物的分辨能力。
利萨.斯科特是马萨诸塞大学的心理学家,她和同事对数项研究分析后提出,婴儿在9~12个月就开始形成对环境相关特征的知觉辨认。同时,与环境不相干或出现频率很少的刺激形式的辨别能力下降。例如,有一项研究报告说,6个月婴儿分辨两个人的面孔与分辨两只猴子的面孔一样容易,而9个月婴儿只能分辨两个人的面孔。如果婴儿在6-9个月里都能去熟悉猴子的面孔,那么他们就会一直维持区分两只猴子面孔的能力。这种称作“感觉窄化”现象也会发生在其他知觉系统上。另一项有关言语方面的研究发现,6月大婴儿能从任何语言中分辨出两个人的声音 ,但到了9个月后这种能力就下降了,除非他们经历过这些声音。
研究人员一致认为,知觉的发育是逐渐下降过程,而不是加强。伴随这一过程的是大脑突触连接的发育,直到成年人水平。这不意味着发育倒退,而是向最有效的知觉感知以及处理来自环境的突出事件方面进步。研究人员说,有选择地接收环境和神经系统的发育使得婴儿能够区分外来的声音、面孔甚至音乐旋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