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找回密码   
 
资 讯
 
服 务
 
 
心理咨询,心理治疗,心理培训
心理咨询,心理治疗,心理培训
   心理在线--您的心灵家园 、成长乐园! 心理咨询预约客服电话:010-62205655、84722258、86868848  
   首页 >> 资讯>> 心理大观 >>心理动态

 

胡慎之谈心理|中国式相亲就是一个笑话
2016-12-29 22:56:24    作者:来源: 澎湃新闻网(上海)

(原标题:胡慎之谈心理|中国式相亲就是一个笑话)

最近,某电视台做了一档新的节目《中国式相亲》火了。
节目形式是,儿子带着爸爸妈妈去节目现场挑选女嘉宾。每位女嘉宾一上台,开始是儿子谈论对她的感觉,然后是爸爸妈妈谈论对女嘉宾的感觉,三人意见集中一下,选出最后的结果。如果某位女嘉宾被选中的几率比较多,女嘉宾就可以反选。这档节目,我觉得很无厘头。但这似乎又符合了某些群体的口味。现在看电视的群体已经不是年轻的一代了,更多的是爸爸妈妈爷爷奶奶那一辈。节目的播出引起了很大的争议,收视率非常高。在节目里,我看到了真实的中国家庭父母和孩子的写照。
就该节目,我问了身边大概8位年轻的未婚适龄女性,“你会上这个节目吗?”有两位女性的回答非常极端。其中一位说:“不会。连相亲都要带父母的男人,我绝对不会嫁,哪怕他的条件再好,除非是王思聪。”另一位说,“会。我能理解父母着急的心情,毕竟可怜天下父母心嘛。”其他的女性朋友态度比较温和,可能会,也可能不会。一方面是考虑到男的不太成熟,另一方面认为恋爱是自己的事情,为什么父母要介入进来?我做的这个调查结果肯定不代表普通大众的想法,不过,从这可以看出,女性对这类相亲形式还是比较排斥的。
无论是相亲节目,还是大城市的父母拿着各自儿女的资料去相亲角相亲,我都看到了父母对子女婚姻的焦虑。父母的焦虑包含了这几类内容:
第一,对孩子择偶方面的能力没有足够的信任。
孩子多少岁之前能不能找到配偶?找到的配偶适不适合过日子?将来的婚姻状况如何?等等,以上这些,做父母的都会为孩子操心。
父母担心孩子不愿意进入婚姻或选择的对象不适合现在的家庭,不知道以后会不会引发一系列的婆媳矛盾。对父母来说,他们内心中总有一个声音在告诉他们,“孩子不懂事,选择对象的时候经验不足,需要做父母的多用点心。”
父母为孩子找对象,更多的是依赖自己的社会经验去找。不管是门当户对,还是怎样,最起码不能让自己的孩子在未来的婚姻生活中受气。
第二,在中国家庭中,父母和孩子之间缺少边界。
没有边界的关系是这样的:你的事是我的事,我的事是你的事。有边界的关系会这样想:这是孩子自己的事,让他们自己决定吧。我遇到过一对父母,他们说,“孩子现在不结婚生子,等他们老了谁养?孩子成了家,我们才能放心。”所以,后来出现了一些词“中国式逼婚”,“中国式生娃”,特点是,父母把孩子的事情当成了自己的事情,并给孩子施加压力。
其实,儿女结婚生子的事,父母这边也有压力。这种压力来自于三方面。
第一方面,是来自于社会的压力。别人家的孩子都结婚了,我家孩子没结婚。别人家的孩子生小孩了,我家的孩子没有。对此,父母感到缺乏归属感,也是一种从众心理的表现。
第二方面,是父母认为孩子婚姻方面的责任来自于我们。了解到很多的父母普遍存在这样的认知:孩子结婚了,我们才能安心,孩子没结婚,就是做父母的责任。至于结婚后的日子过的如何,跟我们没太大关系。实际上,父母没有承认孩子的独立性,不愿意跟孩子划清一个比较好的边界,可能内心中,对孩子的一切都很依赖。很多父母会说这样的话,“在爸妈眼里,孩子永远是孩子。既然是我们的孩子,我们就不能不管你们。换言之,孩子的很多事情无法自己做决定。”
第三方面,是中国的家庭注重归属感。每年的春运大迁徙,不管平时你在哪里,过春节的时候都要回家。古语曰:“在家靠父母,出外靠朋友。”表明中国人很注重归属感。归属感的背后是什么?绝大部分是我们的文化:父母老了,需要依赖子女生存,因此,父母和孩子之间必须紧密的联系在一起,相互依赖。
依赖的方式是血亲或群众中所有人的意志。在这样的文化氛围中,个体想要有一些特立独行的想法和行为会被大多数人否定和评价。例如,儿女不想这么早结婚,父母说,“你翅膀硬了,想飞了?我管不了你了?已经不听话了?你们现在年龄小,不懂事......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在这种情况下,任何人想要有独立,自主的想法时,内心都会产生深深的愧疚感。
提倡孝顺的民族文化,能让家庭中的所有成员很好地回归整个家庭或家族。但这里也充斥着一个悖论。一方面在全民意识觉醒的时代,作为父母的我们更愿意培养出一个具有自主能力,未来有实力在社会上立足的精英。希望孩子将来有自己的一番事业,拥有一段值得享受的美好人生。另一方面父母在无意识中又特别害怕孩子独立后离开,越走越远。为了防止孩子远离,父母不允许孩子有独立的意识。而且,一旦孩子拥有了独立的意识,父母就必须尊重孩子。
朋友武志红的书籍《巨婴国》刚刚出版,他阐述的很多观点,我非常认同。99%的中国人是巨婴。巨婴现象是如何形成的?这跟家庭中的关系纠缠是有联系的。父母不愿意放手让孩子去独立成长,尤其是妈妈。女性对于自己的价值认同相对来说比较低,因此,需要通过付出来获得自我价值的肯定,也就是被别人需要。如果别人不需要我,我付出的价值就没有了,容易对自我的价值产生强烈的否定和焦虑感。
有一位妈妈,他的孩子有很大的问题,经常性地被老师投诉。孩子上一年级了,仍不能管理好自己。所以,老师要求妈妈中午把孩子接回去,下午再送过来。而且,孩子在学校里总是做一些搞怪的事情,非常顽皮,顽皮到很多人都害怕他,远离他。妈妈没办法,只好放弃工作去照顾孩子。对此,她很烦恼,但又觉得每天这样的生活蛮充实的。早上送过去,中午接回来,下午又送过去,晚上又接回来,每天忙得一塌糊涂,忙乱中她也有理由责怪家里人。她觉得自己对孩子特别重要。我问过她,“如果孩子变好了,不需要你了,你会怎样?对你来说,孩子意味着什么?”她哭着问我,“是不是我觉得自己没价值,带孩子变成了我实现价值的唯一方式。为了孩子将来好,我不应该带他太多,可是,这样的话,我又回到了没有价值的恐慌中。”
其实,她根本就没想过孩子会好。当时,我告诉她,“你是一位有觉察力的妈妈。”孩子所有的一切都由爸妈帮忙完成,慢慢地,孩子没有自理能力,十分依赖爸妈的照顾。妈妈也可以通过照顾孩子来获得自己的价值感。
在母子关系中,很多中国的女性喜欢讲究付出的概念。付出代表对别人的照顾,在照顾中实现自我价值。如果付出没被别人承认,就会引起一种非常强烈的愤怒。这也给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带来了很多的自我怀疑,这种自我怀疑也是一种内心的冲突,是享受被人照顾还是自给自足?
选择了享受别人的照顾,意味着将受控于对方。就像两位朋友一起约着出去吃饭,其中一位朋友身上没钱。当另一位付钱的朋友离开上厕所,而自己又没有钱付账时,他会特别焦虑,不能很好地享受美食。因为他担心,对方离开后再也不回来,届时就糟糕了。这种感觉里充满了对对方的不信任。除非对方无时无刻出现在我的身边,否则,哪怕他只是去上一趟洗手间,我都会担心,并产生不好的联想。
中国式相亲,引起很多孩子的内心冲突。例如,自主和服从的冲突。适龄青年被父母逼婚,父母觉得,“介绍给你的都是靠谱的,可以步入婚姻的,你去了解一下凭啥不愿意?”父母的意思是,就像你在外面认识一位陌生的朋友一样,只是平台不同罢了。但孩子就是很排斥去见相亲对象,原因在哪里?因为他觉得自己是被逼的,是被父母安排好的。人天生有一种抗拒感,这段关系里就有自主和服从的冲突。就像那句话说的,“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
马上快过春节了,有些青年人怕被逼婚,不敢回家。即使回家了,也不愿意待在家里,常往外跑,害怕父母安排相亲。我认识的一个女孩子,每次看到妈妈的电话都会吐槽,“哇塞,天哪,又来了。”有时,她甚至不愿意接妈妈的电话。她在抗拒被父母逼婚这件事。
在父母逼孩子相亲的状态里,间接地否定了孩子自主的权利,类似特别无奈的服从的感觉。如果孩子能带父母去相亲或在父母的安排下非常愿意去相亲,只有两种可能性。第一种可能性,孩子对父母非常认同,他们相处的很融洽,彼此尊重,是合作的关系。第二种可能性,孩子一直在扮演乖巧和听话的角色。乖巧听话的孩子也许要依赖父母给予他一些资源,不管他是自愿的还是无奈的,听话的孩子没有完成自主的过程。

前面调查的那些女性,其中有些女孩子说,“天哪,一群巨婴,在那边吧唧吧唧地说话。这样的男人,我绝对不嫁。这样的家庭,我是没办法进入的,因为他们之间的关系太紧密了,我似乎变成了一个外人,一个被边缘化的人。这样的家庭,我为什么要进入呢?”
自主和服从的冲突,在孩子3岁的时候就可以解决了。比如,孩子学习穿鞋,慢吞吞地。有些妈妈一边责怪孩子,一边自己动手帮孩子穿上。妈妈没办法等待孩子慢慢把鞋穿好。在这过程中,孩子特别委屈,他想自己动手做一些事情,但被妈妈替代了。妈妈是孩子特别重要的人,他没办法脱离妈妈完全自主,因此,他只能服从。这样的情形延续到孩子成年。有些人成长到三四十岁还在想着改变妈妈,争取自己自主的权利。
中国家庭还有一种现象:父母和孩子是主奴的关系。这种关系更多的是对方没给到孩子成长的空间。我们说,主子要负担奴才的一切,奴才要服务于组织。就像我能控制你的生活,你所有的一切都在我的掌控中,父母在这种关系里就不需要担心和害怕了,因为你所有的东西都必须听我的,如果不听,你试试看......有些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经常被爸妈这样威胁,还有的妈妈用装病的方式来逼迫孩子就范,“我为你付出这么多,我现在的身体这么糟糕,你若还不听话,简直就是世界上最糟糕的人。”这会激发孩子对妈妈的愧疚感,完成主奴之间的操纵关系。
关系的背后,还是妈妈不愿意分离,因为她太需要这个孩子了。纠缠的母子关系,二元矛盾的状态,延续到成年。很多男性对女性的态度是一方面想亲近,另一方面却压抑了很多的愤怒。所以,当这类男生,尤其是自认为优秀的男性在建立恋爱关系或步入婚姻挑选女性的时候,有种翻身做主人,选妃的感觉。特别是某些名牌大学毕业的乖巧男性,自我优越感非常强。
从本质上看,妈宝男骨子里是一个歧视女性的人。节目的男嘉宾在相亲的时候,无法真正按照自己的感受去挑选,于是,只能恢复到以前按照门当户对,看外在条件的方式去配对。因为当他们真正去体会情感和感受的时候,体验到的是一种无能为力或体会到了也是不如意的东西。
这档节目引起的争议性很大,主要在于大家在节目中看到了自己身上的某些东西。当然,也有吃瓜群众,可能带着娱乐的心态来看待节目。
我认为,节目可能不仅仅是娱乐,而会给电视机前的中老年人带来很多影响。这种影响包括,他们更坚定了要影响子女婚姻的愿望,认为自己的这种想法和愿意是合理的。我们人去阐释观点的时候,在意的往往是那些能让我们自己的观点立足的人事物。中国的家庭非常讲道理,但我们又隐约能感觉到,他们是为了自己考虑,打着为我付出,为我好的幌子罢了。难怪那么多的女性,不愿意选择这样的相亲方式或进入这样的婚姻状态里。

 

 往期回顾
 
 联系方式
 
预约电话:
010-62205655
咨询地址:
北京市海淀区新街口外大街19号
北京师范大学校内
乘车路线:
地铁:乘坐地铁2号线在积水潭下车换乘810路、826路、47路、626路 、38路到铁狮子坟(北师大东门)下车即是。
公交:乘坐16路、22路、38路、47路、104路、304路、331路、618路、626路、635路、645路、810路、826路、919路、939路、949路到铁狮子坟(北师大东门)下车即是。
 银行账号
 
公司账户

开户名:北京心灵在线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开户行:北京农村商业银行北七家支行
账 号:0612000103000018047


个人账户
户 名:张照坤
卡 号:
中行: 6013 8201 0000 8785 118
建行: 6217 0000 1002 4027 180
工行: 6212 2502 0000 6483 380
农行: 6228 4800 1067 6690 315
邮政: 6221 8810 0006 4202 088

| | | | | |
 

网络商标:心灵在线.商标 京ICP备10023055号-3

版权所有: 北京心灵在线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Copyright © 1999-2099
TEL: 010-62205655 专家热线: 13681586989 E-mail :zzk118@126.com
北京心理咨询地址:海淀区新街口外大街19号(北师大校内)   邮编:100875  QQ:982881848
本站关键词:心理咨询 心理治疗 心理培训 心理医生 心理专家 北师大心理咨询 青少年心理咨询 婚姻家庭心理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