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是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以来,赣州市教育局十分重视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把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学校教育和课程计划中,有条件的中小学还设立心理咨询室,配备心理咨询指导教师,开展心理咨询服务活动,对中小学生进行心理健康咨询和教育。

邀请老师为学生开展心理健康讲座。来源:赣州文明网
高中学校全部配备专职心理辅导教师
暖色系的沙发、色彩明亮的地毯,鲜花、玩偶点缀其间……这是设在赣州中学的“心晴驿站”,这间“心晴驿站”和心理咨询室一起,组成了赣州中学心理教育的重要基地??心理辅导中心。
自创校始,赣州中学便成立了心理咨询室,将个体心理咨询日常化,心理咨询教师每天值班,同时配有咨询热线、预约咨询和网络咨询等多渠道咨询。2013年8月,该校心理辅导中心升级为赣州市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站。2015年,赣州中学被评为全国心理健康教育示范校。
赣州中学心理健康教育只是该市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一个缩影。一直以来,赣州市教育局十分重视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早在2008年,该市就成立了心理健康教育领导小组,负责全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组织、管理、指导和监督工作。赣州市教育局还指导全市中小学按照“全面推进、突出重点、分类指导、协调发展”的工作方针,把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学校教育和课程计划中,配备心理咨询指导教师,通过建立心理辅导室、开展心理健康专题教育活动、密切家校联系和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争创工作等方式,全面加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如今,赣州市高中学校都配备有专职心理教育教师,建立了心理咨询室,经常开展心理辅导和心理咨询活动。
开足开齐心理健康课程营造教育氛围
为了确保全市城乡中小学开足开齐心理健康课,赣州市教育局督促全市各级各类学校按照《江西省中小学心理辅导室建设基本条件标准》建设心理辅导室开展相应的实践活动,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学校教育和课程计划,全市城乡中小学心理健康课的开设做到了“四有”,即:有课时、有师资、有计划、有内容。
与此同时,结合不同学段学生的生理、心理成长特点,开设有特色的课程。例如,小学开设人体生长基本的生理、心理常识、社会适应能力等。初中开设青春期生理、心理卫生常识、社会的适应能力、如何应对紧张情绪等。高中开设生理心理发育、良好的人际关系、社会适应能力及自我保护、如何正确应对挫折及正确对待责任等。除按规定开设健康教育课程外,各地各校还积极挖掘学科教学中的心理健康教育因素,将心理健康教育始终贯穿于各学科教学全过程。
赣州市教育局还支持鼓励有条件的各级各类学校研发本地的校本教材。南康区逸夫小学开发了《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本土化”教材》。宁都中学结合初中、高中不同阶段学生的特点,开发了富有特色、深受学生喜爱的校本教材。
在抓好课堂主渠道教育、完善各学校学生心理访谈室建设、强化对广大青少年学生进行青春发育期生理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的同时,赣州市教育局还注重拓宽渠道,以多种形式加大宣传教育力度。
家校合作吸纳家长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许多学生由于不愿意与父母亲和家人沟通,甚至与父母情感疏离,单亲家庭以及隔代扶养问题而成为“问题学生”。赣州市教育局充分发挥家校合作平台的作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赣州三中成立家长学校,搭建起了稳固、高效的家长与学校合作沟通平台,充分利用学校网站、飞信、公众微信号等现代沟通交流手段,向家长们传送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理念,让家长们定期获取心理健康教育知识。
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也不容忽视,赣州市教育局采取多种措施关注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举办心理健康讲座,帮助农村留守儿童了解心理学知识,掌握一定的自我心理调节技术。开展心理咨询与辅导工作,同时兼顾对家长及社会其他人员进行心理健康宣传,营造良好的家庭和社会环境。
全面推进全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据悉,近年来,赣州市教育局积极开展全市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创建活动,评选表彰了一批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并推荐了一批特色学校参加全省的评估。该市选送参评的寻乌县第二中学、赣州市第三中学、赣州中学、宁都中学等4所学校被确定为全省首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
赣州市教育局还要求各级各类学校按照标准配备心理咨询指导教师和兼职教师,开展了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辅导员资格培训工作。2010年以来,已经连续举办了5期赣州市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教育培训任务,培训中小学教师12134名。
为进一步规范和加快推进全市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2016年,赣州市教育局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意见》,全面推进全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坚持在全市各级各类学校教师中开展心理健康辅导员培训工作,鼓励有条件的学校开发校本教材,开展各类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切实加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提高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学性、规范性和实效性。(江西法制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