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南京城管成立心理危机干预中心)
本报讯(记者 马金) “4年没有休一天年假”“孩子写了一篇作文《我的爸爸是城管》,结果被一些同学取笑了”“干了十几年城管,被执法对象打伤了3次”……这是我市城管执法队员的真实经历。针对城管执法队伍普遍存在的职业困扰,昨天,南京市城管行政执法队伍心理危机干预中心成立。心理学、社会学等专家组成的团队,将通过心理健康筛查、心理危机干预救援等,为全市城管执法人员心理健康注入正能量。
杜建喜是建邺区城管执法大队副大队长,从部队转业后,他已经在城管执法一线工作了14年。“虽然是 老城管 ,但现在每次带队执法我都有些害怕,怕自己受伤,更怕队员们受伤。”杜建喜告诉记者,10多年来他经历过很多次暴力抗法事件,在处罚占道经营时,一次被摊贩用开水烫伤,另一次被摊贩用刀割伤,如今左手臂上还留着明显的伤疤。最危险的那次,业主拿着打火机、汽油瓶阻挠拆违,杜建喜冲上去阻止,结果被业主砸成手指骨折。
杜建喜的遭遇并非个例,城管行政执法过程中,常常遭遇此类暴力抗法事件。据市城管执法总队不完全统计,2014年以来,全市城管执法队伍共遭遇暴力抗法369起。今年6月19日,化工园区城管队员查处占道经营时,被摊贩用拖拉机摇把打伤;今年7月30日凌晨,浦口区城管队员刘洋查处黑渣土车时遭殴打,造成两根肋骨骨折、头部受伤……
“特别是9月21日任克明因公殉职后,全体队员的心理有很大波动。”市城管执法总队政委赵桂飞说,如果队员压力长期不疏导,容易出现两个极端,或是意志消沉、不敢执法,或是把负面情绪带到工作中。
此次成立的南京市城管行政执法队伍心理危机干预中心,将开展城管队员执法心理危机教育和宣传,提供适时的介入帮助,引导队员避免争议执法、暴力执法、过激行为,通过心理咨询、心理危机干预,做到心理困扰的早期预防、诊断及应对,提高城管执法队伍的心理健康水平。鼓楼区城管执法大队政委葛勇说,心理危机干预中心可以成为城管队员心理减压的平台。
该中心专家团队成员、南京市心理危机干预中心主任张纯介绍,除了提供心理咨询和危机干预服务,中心还将建立心理危机报告、应急响应制度,一旦执法队员突发心理危机事件,相关专家将迅速组织心理危机鉴定、综合评估,并提出处置意见。
南京师范大学金陵女子学院教授金一虹说,除了给城管队员注入心理正能量以外,还应提高执法管理中的心理沟通、处置能力,让他们感受到职业成就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