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朱海兵主任为患者做心理治疗 梁健坤摄 |
番禺中心医院将心理学带入日常医疗工作,帮助一线医务人员及时识别患者的心理变化
□本报记者 貌信玲 通讯员 朱海兵 黄巧宜 何家欣
9月19日,记者采访第三届“番禺心理论坛”了解到,番禺中心医院筹建的区内首支临床心理咨询援助队正式成立。援助队由该院工会组织,分为管理团队和技术团队,成员包括医院行政人员、各科室的医生、护士等共38人。服务对象为医院员工和广大患者。
关注精神健康
构筑和谐医患关系
由于对健康认识的不断深化,人们普遍认同“健康的一半是心理健康”的观念。然而,调查数据显示,我国28%的医护人员有焦虑、烦躁感,12%的医护人员患有抑郁症。长期的超负荷工作和心理重压让医护人员的健康状况令人忧心。在此背景下,番禺中心医院心理精神科产生了组建临床心理咨询援助队的想法。
临床心理咨询援助队筹建之初是为了解决员工的心理问题,然而,随着援助队各项筹备工作的进展,援助队的性质和服务对象也产生了相应的变化。
“我们的服务对象不仅是广大员工,还包括遍布全院内、外、妇、儿、门急诊的广大患者。对心理知识的掌握能帮助医护人员做好自我心理调节以及员工之间、家庭成员之间以及医患之间的心理调节,让医护人员学会排解负面情绪,以更好的精神状态做好医疗服务工作,缓解员工工作压力。同时,将心理学带入日常医疗工作,能帮助一线医务人员及时识别患者的心理变化,及时化解矛盾,有助于促进和谐医患关系的构建。”番禺中心医院心理精神科主任朱海兵主任医师说。
以工会为平台
打造专业的心理援助队伍
“员工心理咨询与援助是人本管理或人性化管理在医院的必然要求和重要内容,也是医院党委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具体而务实内容之一。医院最宝贵的资源是人,如果 作为医务工作者本身的健康出了问题,势必影响医院长远发展。关注员工心理健康,不仅能强化员工交流沟通能力,增进员工间的理解与合作,减少矛盾和冲突,建立健康高效团队,而且能协助员工妥善处理好工作与家庭的关系,提高员工的安全感和舒适感,拥有温馨幸福和谐的家庭,直接提升员工和员工家庭的幸福指数,促使整个医院和谐发展。”这番观点来源于番禺中心医院领导班子对心理精神学科的深刻认识。
在临床心理咨询援助队筹建之初,经番禺中心医院党委书记、院长麦子杰倡议,在副院长梁伟华直接指导下,该院以工会组织为平台,由人力资源科、党政办、财务科和心理精神科组织实施成立番禺中心医院员工心理咨询和援助小组(Psychological counseling and support staff,PCSS),其中,心理咨询师正规培训并取证是心理援助计划的尤为重要的一部分。
“首批报名就已经十分踊跃,参加学习的学员主要来自医院各科室医护人员,此外还有行政人员,他们怀揣梦想,带着对心理学独特的兴趣,完成连续4个月的系统专业学习并考证。目前,有38名学员已经通过了国家三级心理咨询师考试,具备了心理咨询师的资质,这为援助队的建立和顺利运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该院相关负责人说。据悉,为了达到更好的培训效果,番禺中心医院专门邀请了专业的心理培训讲师团队对该院医护人员进行培训,培训主要通过面授讲座的形式进行。在培训课上,报名的员工对心理学也表现出浓厚兴趣。目前,已通过考核的38名心理咨询师取证后,该院还将进行定期培训和技能提升,工作经验交流等。
采访中,有医院员工表示,番禺中心医院党委和各级领导一直十分重视员工的压力与情绪管理问题,首支临床心理咨询援助队的建立将会让此项工作更加科学规范化开展,并给医院建设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