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六安市裕安区出台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实施方案,按照计划,2015年,裕安区将大力实施“学生健康行动计划”,通过完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和学校心理咨询室建设、培养专业心理咨询教师、加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等途径,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2015年4月10日《六安新周报》)
青少年是祖国的花朵,是民族的希望,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促进下一代身心和谐发展,是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必然要求,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首要任务,更是教育发展的当务之急,刻不容缓!
可多年以来,“高升学率、高获奖率”上位成我们教学的第一目标,“应试教育”的顽疾根深蒂固,“四有”新人的教导抛之脑后,素质教育的召唤如同幻想,教育的功利化导致问题少年“层出不穷”。据报道,六安市二院精神科每天接诊的心理疾病患者在50人次左右,其中,未成年人占到其中的20%以上,并有不断增多的趋势。孤僻、叛逆、固执、敌对,甚至对学业、前途、未来没有希望,对暴力犯罪“情有独钟”。种种恶劣现象无时不在为我们的教育方式敲打着警钟、为我们“东亚病夫”的沉痛教训极力地呻吟。我们不禁要问,是什么原因培养出这样多的“问题孩子”?我们“人才强国”目标的基础何在?究其根源,心理健康教育的缺失无疑首当其冲!
“喊破嗓子,不如抛开膀子”。从现在开始,我们要把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及心理健康教育作为“人才强国”战略的首要任务,进一步解放思想、增强责任、不辱使命。作为管理部门,只有紧抓中央全面深化改革的机遇,深入调查、勇于实践,真正推行素质教育,为青少年创设优越的成长环境和条件,才能培养出可持续发展人才。作为学校,要本着“对历史、国家和人民负责”的态度,按照教育部教学大纲的要求,开足“副科”,务求真功,真正将心理疏导、行为养成和人格塑造纳入教学课堂,多开展“生命教育”、“爱的教育”等,为孩子的健康成长营好氛围导好航。只有这样,才能减少“问题孩子”的出现,也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李邦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