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多管齐下拆除心理“炸弹”
魏金锋
日前,清远某小区发生男子因感情纠纷将女方家4人杀害案件。对此,有心理学家表示,案件中作案人员心理“负面情绪”日积月累是发案的一个重要原因。
时下,处于转型期的社会,随着社会的快速变化和竞争压力的加大,人们心理和精神上容易受到冲击,并产生不同程度的心理纠葛和冲突。如果不能加以有效地疏导,心理问题就很容易以非理性的方式表达出来。有些人甚至会选择通过伤害他人的方式,从而埋下危机的种子,这方面的事例也经常可以在媒体上看到。
遗憾的是,心理教育与心理发展在清远目前相对而言仍是“奢侈品”,很多学校该开设的心理咨询课也仅仅是个摆设,社会上的专业心理咨询工作室则更少。虽然在2014年,清远成立了市心理学会,同年,清远第一家正规心理咨询工作室由该学会会长张万英带头成立,但清远现在心理辅导和治疗队伍总体上相对落后,心理师、心理辅导员的数量太少,仅从数量而言就远远无法满足社会需要。
近些年,随着公众对于心理健康问题重视程度的逐步提高,心理干预模式正日渐为公众所接受,并被运用于各个层面。不过,从整体情况看,现行的心理干预机制尚存在干预面狭窄、侧重事后安抚等不足。在这种情况下,整个社会大量存在不同程度心理问题的人口,不能得到心理咨询帮助,将可能为社会安宁的“不定时炸弹”。
随着清远城市的发展和人口的聚焦,如何夯实心理卫生工作的基础,应该成为清远市委市政府思考的大事。大力培养、训练和发展心理辅导和治疗队伍,逐步形成由党委政府牵头、相关部门配合、社会力量参与,和专业心理人员咨询师为主力、社区干部和民警为辅助的方式,深入社区、农村推进心理卫生工作的深入开展。相关部门也应该发挥应有的职责作用,在一些关键的矛盾点上进行重点解决,将隐患杜绝在苗头。
就社会层面而言,当务之急是走出思想的误区。当前依旧有不少人认为会去找心理医生进行心理咨询的人是有精神病的,对于心理障碍所引起的心理失衡存有偏见。如何纠正这种错误观念,也是摆在政府和社会面前的一个难题。窃以为,这一方面需要在政府主导下加大宣传力度,让大家正确认识心理咨询,另外一方面也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比如社会组织、学校、企业等,都应该健全心理咨询制度,完善相关建设,而有关部门则需要出台加强心理卫生工作的相关措施。多管齐下,方能突破心理咨询屏障,从而拆除心理“炸弹”。
(来源:南方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