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批批“购物狂”、“剁手党”悄然产生,他们的储蓄卡、信用卡经常被刷爆。购物后的第一反应不是享受,而是继续搜寻下一个购买目标……您的消费过度了吗?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王琳提醒,提前消费在经济情况合理的状态下可以提倡,可以刺激经济。但一定要根据自身的经济情况而定,更要摆正心态,建立理性的消费观念。不要用一种畸形的心态去消费,一定要合理规划自己的开销。
过度消费表面风光,实际过得很累
“拥有”和“炫耀”的感觉让他很享受,正在广州一大学读大三的李明(化名)告诉记者,前段时间,他买了一台价值5000多元的iPhone6,这笔大额支出,是他跟商家办理了分期付款,分12期还清,每个月还400多元。紧接着,又购置了一台价值3000多元的相机,这笔钱他同样是分期付款。李明周末还经常和同学出去聚餐、K歌、旅游,平时也会为女朋友购买礼物以及生活用品等。每个月2000元的生活费并不够他日常开销,于是每月只能借同学、朋友的钱满足需求。李明向记者坦言,像他这样的情况在大学生当中并不少见,过度消费往往让自己表面过得很风光,实际过得很累。
惠州学院学生小雪(化名)对记者说,进入十一月以后每天都有电商和网站在促销,新年临近,需购买一大堆礼物和自己的过年物品,加上诱人的折扣,这两个月对她来说当真是“买买买”不停。虽然收获不少,但是已经欠下身边同学、朋友5000元左右的债了。“只能一边少吃点,一边盼着家里能给多点零花钱了。”小雪说。
超前消费痛快,月底还款难受
在一家传媒公司从事策划工作的陈平(化名),每个月都要超前消费,只有在她购物的时候,才能感受到无比的兴奋。虽然一时痛快,但到了月末信用卡账单发出提醒的时候,她才后悔当初,因为在不知不觉中,这个月又欠下了一笔“巨款”。
每个月陈平能赚上5000元钱,可她提前消费就得10000元左右,入不敷出让她一下子负债累累。她告诉记者说,很想控制住自己大手花钱的欲望,可每当看到新款服装、商场促销或遇到心情不好时,就控制不住自己的购买欲,不管现在用不用得上,只要看上喜欢的东西,都会想方设法不惜花高价钱买回家。“超前消费痛快,月底还款难受,这样的日子可真是不咋的。”陈平说。
“每天上网第一时间就是到购物商城看看,碰到喜欢的货品就火速抢购,之后发现并不需要,于是钱常常浪费掉了。平时美容保养那也是一大笔费用,一个月消费下来,发现又大大超出了当月的预算。”上班族胡女士说:“这种过度超前消费的现象,在我们公司的年轻女同事中很常见。”
提醒 过度消费有三种表现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王琳介绍说,当人无法控制自己的消费欲望,而是进入一种购物上瘾、强迫自己消费的状态时,这就是一种过度消费了,目前过度消费主要有三种:超前消费、炫耀性消费和病态消费。
王琳介绍说,造成过度消费的原因很多。首先它是生活压力大的人群的一种发泄方式,当部分人群在工作中承受了较大的压力而无处宣泄时,从大量的刷卡和购物中获得快感便成为他们发泄的渠道之一;其次,这是当今时代下一种过激的从众行为以及一种炫耀的行为。因此她提醒,无论是大学生还是上班一族都要摆正心态,合理转变购物狂的思维,打破“购物可以宣泄心中的压力、带来所需要的荣耀、满足内心的欲望”的想法,用一种理性的、健康的心态去消费。
记者也采访了多位消费达人,他们给出的建议是,要想理性消费,一定不能被低价冲昏头脑,要目标明确。如果买衣服,可以尝试到实体店里先试好款式,再到网上买正品,这样避免了因不适合自己而白花钱。对于网上琳琅满目的商品,要学会甄别,不要花了钱买到假货。还要评估自己的消费能力,控制自己的消费欲望,多考虑几次再决定是否要购买。
相关链接
如何避免过度消费?
业内人士指出,过度消费超出经济发展水平,加剧了资源破坏,导致了资源浪费,是一种不利于可持续发展、影响社会和谐的消费模式,应该遏制。日常生活中,消费者应如何避免过度消费呢?
1、对自己每个月的消费作出合理的预算。
2、根据预算决定每天的消费。
3、买东西时,先问自己是不是一定要买,如果不是非买不可,则应根据实际情况购买。
4、养成记录每天的消费数额,看看是否与预期相符。
5、理性消费贵在坚持,拒绝诱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