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老师的期望与学生的表现有什么关系?如何做好亲师沟通(家校沟通)?近日,台湾著名心理学家钟思嘉应邀在浙江温岭市第二中学多功能厅为温岭中小学部分班主任讲《班级经营》。他是在杭州参加一学术会议后,应温岭市教育局之邀顺道来温岭作报告的。
- A: 老师,要想方设法培养学生的自信 -
在报告中,钟思嘉指出,班主任(老师)对学生的期望影响对不同学生的态度,对期望高的学生,班主任(老师)会宽容一些,态度会比较好一些,叫这些学生回答问题时,答题时间会给长一些,而对于期望低的学生,则态度会相对差一些。钟思嘉说,在一个班级中,学业成绩优秀才华出众、有领导能力的“英雄”只是少数,而成绩不好、不断骚扰人的“枭雄”也属少数,两者大概不超过全班人数的24%,绝大部分同学都是中间的表现平平的学生。但是这些学生在团体内希望得到接纳、得到尊重,更重要的是要得到老师的注意。但是一般会有更多的孩子转化为“枭雄”,因为,经过研究发现,一个老师对孩子的期望,会影响孩子的自我评价,而孩子的表现又会影响你对这学生的看法。钟思嘉说,他有位学生在台湾南投当老师,这个班表现不好,但是,在毕业典礼时,钟的学生对学生们说,各位同学,如果别人认为你们是猪,只要你们不认为是猪就好了。钟思嘉说,对孩子们的负面评价,会影响他们的自我评价,因此,作为老师,要想方设法帮期望低的学生培养出自信来。
- B: “三明治法”使家校沟通良性循环 -
大陆的家校沟通,在台湾叫做亲师沟通。有许多老师害怕家访,为什么呢,因为许多老师去家访,家长一听老师来家访,往往马上想到是否是孩子在学校表现不好,先有了戒备心,等家访结束,家长送老师出门后,往往又将孩子找来打骂一顿,这样,这家的孩子会想,本来是平安无事的,老师一上门就平白挨了一顿打骂。“老师心中有气,送到家里去,父母心中有气,送给孩子,孩子会再送回到学校我,这是恶性循环。”钟思嘉说,“我们能不能让它变成良性的循环呢?”能的,“家访要采取三明治法。”
他举例说,老师去家访时,在电话联系时,家长问是否孩子表现不好时,要说这只是例行的家庭访问,目的是建立良好的关系,这样可以表明你是关心孩子的,化解家长的防备心。在家访时,可以说,你的孩子最近上课很专心,实际上,他只是在教室里安静读书,“正常的行为就是好的行为,我只讲他们好的部分。然后说,你的孩子表现很好,最近代表班级参加校里某活动,得了第三名。或者说,你的孩子很乐意帮助别人,那天帮我搬作业簿,哪怕那天还是老师叫这孩子去搬的,也这样说。父母们听老师这么一说,就心花朵朵开,他们会很高兴,然后,你再提出,最近,我发现这孩子作业写得怎么怎么,把存在的问题提一下,最后一看时间差不多,说几句期望的话告辞。”
- C:写学生评语应注意以鼓励为主 -
钟思嘉说,台湾也有家校联络簿,但是这簿上边不像大陆一些学校的做法,不是写着背语文课第5页,做数学作业什么,那就变成了作业簿了。这簿上面写的是学生在校的表现,给家长看签个名回来,“每个家长我们告诉他的孩子在校的表现良好行为,家长会很受用。”钟思嘉说,台大心理系的一位教授曾说过,同样的一个孩子,在幼儿园时,老师给他写的评语是“聪明活泼”,而到了小学,老师写的却是“好动多问”,还有一位妈妈,看到老师写的“桀骜不训”的评语,还要查字典看是什么意思。有些学校还专门找了一些四字的成语供老师写评语时选择,钟思嘉认为此举不妥。
- D: 教师情绪好坏的权利掌握在自己手中 -
“你们这一周你对你的学生生过气的请举手?”(不少听课的老师举手)“哦,超过了一半。”“从来没有生气的请举手?”(没有一个人举手)“如果有的话,就是寺庙里的神了,要等别人来拜你,太神了。”钟思嘉说,情绪的权利在自己的手中,家长和老师有时候就如墙上的飞镖靶子,受到孩子、学生的刺激,一生气就像中了一靶子,你生气,他就知道知道你中计了,又来一枪,“回想一下,这一周,你中了几靶?”“当你被刺激到时,不要有反应,学生会觉得你高深莫测。”他举例说,有一老师被学生起绰号叫“哈巴狗”,他很苦恼,请教钟思嘉,钟对他说,学生叫你“哈巴狗”时,你听而不闻,视而不见。一个月后,这位学生高兴地对钟思嘉说,没有学生再叫他“哈巴狗”了,“学生给你什么刺激你就有反应,这会强化这种行为。生不生气,高不高兴,在你自己。”
没有PPT幻灯片,仅凭钟思嘉一张嘴言说,但当天上午的报告一直在愉快的气氛中进行着。当天下午,钟思嘉则围绕如何在短时间有效地辅导学生这一话题,与温岭教师们进行了交流。
相关链接:
钟思嘉教授是华语世界亲职教育(简称STEP)的杰出专家、美国奥勒冈大学教育心理学博士、台湾国立政治大学心理系教授、中国健康家庭协会理事长,曾任台湾国立政治大学心理系主任、心理所所长、心理学院院长及台湾心理辅导学会第五任会长,具有近30年的教育工作和心理学研究经验。钟思嘉著有《培训有责任感的孩子》、《两代亲》、《二十一世纪的亲职教育》、《做个称职的父母》、《父母效能培训手册》、《开明父母大学堂》、《单亲父母成功教子方案》、《打开孩子情绪的瓶塞》等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