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90年代包头市一些中小学校率先开展了心理课程,截止到目前,包头市已将心理课堂纳入常规课程体系中。这一课堂的引入为中小学生的成长起到了关键的引导作用。但是,由于心理教师并未纳入事业编制体系中,使得目前各中小学校出现心理辅导老师非专业化和师资缺少并存的现状。
心理咨询课广受欢迎
记者在对包头市各中小学校走访时,发现很多学校都设置了校园心理辅导室,而且也配备了相关的老师进行心理辅导。很多学校的这一设置受到了学生的认可和欢迎。
12月7日下午,在一机一中的心理辅导室里,一位刚上高中的学生正与该校的心理辅导老师张云刚进行交流。张老师介绍说:“这个同学自从上了高中以后,受不了家长以命令口吻和自己交流。所以一段时间以来,他很少和父母交流。”
针对这个同学这个情况,张老师介绍说:“我单独约见了他的家长,并和学生一块儿进行了当面交流。交流中他的父亲表示对此也很清楚,但就是找不到合适的方法进行解决。我从学生此时的心态特点做了一个介绍,并给他父亲提了一些建议。今天他过来主要是沟通一下家里的变化,和他对于父母理解的心态转化。”
对此,该学生也表示,真的很感谢学校有心理辅导老师,可以解决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一些心理和生活中的困惑。
从学校的心理辅导室记者了解到,目前很多学生能够主动来辅导室进行咨询,谈情感、学习、环境适应等等问题。而且每两周都要进行这样的心理辅导课堂,课堂上学生们也很积极地参与。
师资非专业和短缺并存
在采访中,记者发现多数学校的心理咨询室都已设置,但是配备老师相对较少,而且有的学校多是由非专业老师兼职。
一机一中的张老师介绍说:“在我们学校学生将近3000人,但心理辅导老师只有我一人。目前学校的心理教学主要是从课堂辅导和个体、团体咨询两方面开展。课堂辅导是每班级每两周一次,针对学生在各个年级段可能遇到的问题进行课堂集中辅导,例如,刚进入学校,将开展新生新环境适应性辅导,到期中考试时间,进行考试挫折教育,之后进行的就是新生的认识自我、规划自我等的辅导。这期间,将穿插一些团体和个体的心理辅导。”
在包头市第四十五中,记者了解到,该校原本也有一位专业的心理辅导老师,可是现在由于老师的调动,学校只能由非专业的校医来兼职。
在部分小学,记者了解到,一些有条件的学校会配备专业的心理咨询师,而多数学校的心理咨询老师都由德育老师或大队辅导员兼职。
多渠道开展心理咨询课堂
面对学校心理辅导老师短缺和非专业的现状,教育部门尝试着探索多渠道进行心理教学,利用网络可以达到一种专业老师共享的局面。
青山区教育局政工科的主任李锦艳介绍说:“在青山区教育党建网上,我们专门开辟了一个心理E站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上,同学、老师、家长都可以互动交流,这样可以达到一种交流便捷、资源共享局面,从而更加广泛地推广学校的心理教育,促进心理教育课程发展。”
针对包头市目前中小学心理课堂开展情况,包头市教育局基础教育课张香玲科长介绍说:“学校的心理课堂主要是针对一个群体的心理特点的指导和品质塑造,它不可能像单独的一个心理机构进行个别的心理辅导。目前包头市心理教育课堂是按照自治区要求全面部署开展,但是此前,包头市像包钢一中、包钢实验一小已经走在了自治区的前列,这些学校的心理咨询师也多是一些兼职的老师,但是这些老师通过业余学习完成了心理课程的学习并在实践中能够很好地开展心理教育课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