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习惯成就大未来(资料图)
“习惯是一种顽强的、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的一生。”昨日,著名教育专家、北京教育学院教育管理教研室主任关鸿羽作客“名家论坛”,就习惯问题畅谈“养成教育成就孩子未来”。
习惯培养要抓早、抓小
“我们实验30年的结论:孩子习惯形成关键在小学和幼儿园,初中是弥补阶段。”关鸿羽介绍,6个月时婴儿是学习咀嚼关键期,8个月时是分辨大小、多少的关键期,2岁3个月是建立是非观的关键期,2岁至3岁时是学习口头语言第一的关键期,2岁半至3岁是教孩子做到有规矩的关键期,3岁是培养独立性、计算能力发展的关键期,3岁至5岁是音乐才能发展的关键期,幼儿阶段是观察力发展的关键期,四岁以前是形成形象视觉发展的关键期,4至5岁是学习书面语言的关键期,6至7岁是学习习惯培养、智力发展的关键期,8至9岁是纪律分化的关键期,9至10岁,13至14岁是逻辑思维发展的关键期。整个小学阶段是记忆力发展的关键期,初中阶段是意义记忆即理解记忆的关键期。
“你要努力,你要认真,你要专心,这些都是正确的废话,学习习惯越具体越好,越有操作性越好。”关鸿羽说:“养成教育要近一点、小一点、实一点,提出要求明确而不含糊、具体而不抽象。”关鸿羽谈到,对于习惯的培养,第一次非常重要,所以一定要抓好第一次,孩子第一次盛饭盛太多吃不完,就是硬塞也要吃完,不能让孩子形成“我吃不完妈妈吃剩下的”这种观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