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找回密码   
 
资 讯
 
服 务
 
 
心理咨询,心理治疗,心理培训
心理咨询,心理治疗,心理培训
   心理在线--您的心灵家园 、成长乐园! 心理咨询预约客服电话:010-62205655、84722258、86868848  
   首页 >> 资讯>> 心海导航 >>家庭

 

为什么人们开始厌倦讨论「原生家庭」了?
2025-10-16 20:37:01    作者:简单心理

我是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美国家庭治疗协会,持有美国家庭治疗全日制硕士学位,拥有8年以上专业实践经验。我在系统论指导下,与个体、伴侣/婚姻/家庭一起工作,接受个体督导/团体督导;累计个案咨询时数3000小时以上,持续接受个体督导400小时以上。

人们对「原生家庭」概念开始表现出反感甚至厌恶,并非因为这个心理学概念本身,而是因为它被严重地泛化、简化、甚至武器化,从而引发了一场文化上的反弹。

01

从专业术语

变成流行标签

原生家庭 FOO(Family of Origin)是一个严肃的临床心理学概念,它通常被应用于治疗情境中,用来帮助成年个体或家庭理解自己行为模式、情感反应的深层根源。它的核心是「理解与自我成长」。

但当它进入大众舆论后,过程被简化了。

首先, 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被简化为「一切都是原生家庭的错」。这忽略了个体韧性、社会影响、同伴关系等其他重要因素。这种「决定论」很容易让人感到绝望和无助,仿佛人如何都无法挣脱过去的枷锁。

其次,这个概念的核心也从理解变成了指责。「原生家庭」的初衷是理解「为何我是我」,以便更好地解决问题。但现在它常常被用作对父母进行指责和定罪的工具。

这偏离了疗愈的初衷,变成了家庭内部的情感对抗。

02

原生家庭成为

一种防御武器

当任何个人失败或性格缺陷都可以用「原生家庭创伤」来解释时,这个概念就成了一种防御武器。

虽然这些分析可能部分正确,但如果只停留在抱怨和归因阶段,而不采取任何行动,它就只是一种「心理上的逃避行为」,是一种对「放弃主观能动性」的主动表态。

实际上,据我们在咨询室中多年与来访工作的经验,主动走进咨询室的来访已经意识到:「借口不能帮助我走出困境。我想知道,我能为自己做些什么。」

《 玫瑰的故事》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很多讨论原生家庭的人,习惯于从现代社会的视角去审视父母那一代人。

但是, 我们的父母大多成长于物质匮乏、教育水平普遍不高的年代。他们的首要任务是生存,而非精细化的情感抚养。用今天的「科学育儿」「心理健康」标准去衡量几十年前的行为,其实是一种「时空错位」的苛责。

父母也是他们原生家庭的产物,可能也在无意识地重复某种模式。他们并非「主观故意的加害者」,而是同样有创伤和局限性的「普通人」。有成果的讨论不能离开这一层面的理解。

03

「打破轮回」

疗愈自我

网络时代,平台算法偏爱简单、极端、有冲突的内容。「原生家庭」这个极易引发强烈共鸣和争论的话题,就成了「流量密码」。

随之而来的便是焦虑与对立。算法会不断给你推送类似内容,让你感觉全世界的人都深受其害,从而放大焦虑,并强化「父母是敌人」的认知,加剧家庭内部的矛盾。

其中还出现了很多有一些心理学基础,但没有严格临床心理伦理受训背景的发布者,他们的观点往往是不严谨、不全面的,这就加剧了公众对于原生家庭概念的误解。

《 欢乐颂 》

对于那些真正遭受过严重家庭忽视、虐待(如身体虐待、性虐待、情感忽视)的人来说,「原生家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分析工具,可以帮助他们疗愈自我。

但当这个概念被滥用,真正严重的创伤反而被「稀释和模糊」了。

这可能导致公众对心理创伤的敏感度下降,甚至对真正的受害者产生「你们是不是太矫情了」的误解。

原生家庭是否能决定我们的人生,取决于我们是否主动、积极、全面的理解原生家庭,并身体力行地为自己负责。

健康的趋势是去认识原生家庭的影响,「打破轮回」,而非继承受害者的身份。

从「都是原生家庭的错」走向「我理解我的由来,因此我更要为自己的人生负责」。这才是这个概念本该拥有的积极意义。

生命总有裂痕,那是光照进来的地方。

如果你愿意和我聊聊,请来预约我的咨询

点击名片,查询关于咨询师内容👇🏻

作者 咨询师赵晨阳



 

 往期回顾
 
 联系方式
 
预约电话:
010-62205655
咨询地址:
北京市海淀区新街口外大街19号
北京师范大学校内
乘车路线:
地铁:乘坐地铁2号线在积水潭下车换乘810路、826路、47路、626路 、38路到铁狮子坟(北师大东门)下车即是。
公交:乘坐16路、22路、38路、47路、104路、304路、331路、618路、626路、635路、645路、810路、826路、919路、939路、949路到铁狮子坟(北师大东门)下车即是。
 银行账号
 
公司账户

开户名:北京心灵在线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开户行:北京农村商业银行北七家支行
账 号:0612000103000018047


个人账户
户 名:张照坤
卡 号:
中行: 6013 8201 0000 8785 118
建行: 6217 0000 1002 4027 180
工行: 6212 2502 0000 6483 380
农行: 6228 4800 1067 6690 315
邮政: 6221 8810 0006 4202 088

| | | | | |
 

网络商标:心灵在线.商标 京ICP备10023055号-3

版权所有: 北京心灵在线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Copyright © 1999-2099
TEL: 010-62205655 专家热线: 13681586989 E-mail :zzk118@126.com
北京心理咨询地址:海淀区新街口外大街19号(北师大校内)   邮编:100875  QQ:982881848
本站关键词:心理咨询 心理治疗 心理培训 心理医生 心理专家 北师大心理咨询 青少年心理咨询 婚姻家庭心理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