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闪亮的书友是??李婧:金牌红娘、帆书 9 年书友。 从会计到教培校长,再到婚恋创业,她用100+场活动,促成无数缘分;更用好书帮年轻人学会爱与表达。
01 可以简单介绍下您自己,以及日常的生活吗? 李婧: 我中文名叫李婧,英文名叫Lisa。我是一名婚介创业者,也就是大家俗称的“红娘”,同时我也是帆书9年的老书友。 星期一到星期五之间如果有一对一咨询预约的话,我就留在工作室;没有预约的话,我就会把自己的行程安排得满满的。 星期一到星期四更多的是去链接资源,比如找合作场地、拜访政府老师,或者帮企业做读书会??我也是帆书服务中心的一员,还是翻转师,所以会帮企业做这类活动。 周末的时候就是以一对一相亲为主,还有单身读书会、交友活动等等。 
02 现在网上很多年轻人说自己不婚不育,您怎么看待这种现象? 李婧: 现在确实有很多叔叔阿姨跟我说“年轻人都不想结婚了”,但我内心一直有个信念: 其实年轻人不是不想结婚,要是遇到自己喜欢的人,他们还是非常愿意走进婚姻殿堂的。 所以我创业的slogan就是“帮助依然相信爱情、尊重爱情的人找到他们的爱情”。 03 您为什么会决定创业做婚介呢? 李婧: 我是会计专业毕业的,毕业后差不多做了八九年,因为是我爸爸帮我安排的,他说会计越老越吃香。 但其实我并不是很喜欢这份工作,30岁左右的时候,我选择了去了教培行业。从菜鸟课程顾问,一步步做到中心的校长。 但后来教培行业落寞了,接着我们的老板又跑路了,感觉所有的努力都被推翻了。 当时很迷茫,在想创业但不知道做什么的时候,听了樊老师解读的一本书,叫《低风险创业》,里面说了一句话就是“去解决社会问题”。
然后我就想起了我10年前想要开婚介所的梦想,所以就毅然决然地选择了去创业。 我是一个一旦选择了去做,一定会做好的人。 我觉得命运应该掌握在我自己手里,去实现梦想,也是一个很酷的事情啊。 十多年前,我二十几岁的时候,其实也是通过非常传统的相亲方式,由民间的阿姨帮我们去做这样的一个对接。 就比如说我自己是169cm的,我想找高一点的,跟现在很多的妹妹们一样的需求。 阿姨们会说“高的高的”,但见了以后呢,会发现其实没有那么高啊,甚至感觉是两个人。 所以当时就想过,如果有一个平台,可以帮我们提前做好这样的一个审核,会更高效一些。 我希望我踩过的坑,别人不要再踩了,这也是我的初心。 
04 您的婚介所和传统婚介很不一样,能展开介绍一下吗? 李婧: 其实,现在婚介行业的口碑可能不是那么好,很多人会给婚介贴上“不靠谱”的标签,会觉得有“托”啊。但了解我的人都知道,我绝不会这么做。 我在创业的过程中,也一直提醒自己,一定要带着真实、真诚、真心的态度,去做好我想做的这份事业。 不管是提供服务,还是帮大家做婚恋对接,我都希望能真正从用户的角度出发,多为他们考虑。 我们在前端对接时,要求必须见本人,如果只有父母来,我们也不收的??当然,我们会和父母沟通,但最终还是会引导孩子自己做决定。 因为现在的年轻人大多有自己的想法,选择权应该在他们手里。 
比如他们想找什么样的伴侣,包括外貌、身高、性格等等,这些都需要我们在前期接触中充分了解。这是我们的第一点服务原则。 第二点,对于确实有意愿进一步接触的咨询者,我们会确保所有安排都基于个人真实意愿:只有当一方明确表示“愿意见这个人”,我们才会安排见面; 如果不愿意,我们也会如实告知对方,然后再匹配下一个合适的人选。 第三点,在安排见面时,我们不会采用传统的“让两人直接聊天”的模式,而是会设计一些暖场环节。 一方面是为了避免年轻人陷入尴尬,不要那么“社死”; 另一方面,我们会在暖场中融入心理学卡牌等工具,既能活跃气氛,还能引导他们聊到三观、生活理念等深层话题。 等双方有了足够的信息,我们就可以撤了,把空间留给他们,让他们能更自然地继续沟通。 而且当天我们还会及时反馈双方的感受,让他们及时知道自己的情况,这是我们比较有针对性的一项服务。 除此之外,我们还会举办大量的单身活动,比如爱情观拍卖会、MBTI 趣味交友大会,会把热门话题融入进去,让大家在玩的过程中有所收获。 
05 在当“红娘”的这些年里,帆书有给您带来帮助吗? 李婧: 差不多三四年里面,我举办了大概百场的单身活动,参与的人数超过千人,我们也促成了非常多对,同时现在应该也有好多对已经有小朋友了。 一见钟情的我们也有,有38小时就确认男女朋友关系的。 很多人跟我说:“李老师你知道吗,我从来没有想过,我会在婚介所去心动一个人,但我就觉得我心动了。” 当然也有一些人,他其实会比较慢节奏。他都不知道他到底想找什么样的,甚至很多年轻人说:“李老师,从小到大都没有人教我们怎么去爱,怎么去表达爱。” 我现在经常会跟年轻人分享跟情感相关的书,有《好好恋爱》《幸福关系的7段旅程》《亲密关系》等等。我越看越觉得对这些年轻人太有帮助了。
有一个男生,学历非常的高啊,综合条件也优秀,但是面对女生的时候是非常腼腆的,不知道说什么。我帮他暖场时特别着急,费了好多劲也难带动。 我就给他推了一些跟情感相关的书籍,听完以后他说李老师,这书真的太好了,它不仅能够帮到我,去提升我的表达能力、沟通能力; 同时,也可以帮助我提升在工作中的管理能力。 突然间,我这份工作又多上升了一个维度,就是不仅可以帮他们促成姻缘,也可以让他们更好的自我成长。 我现在还有一个给自己的目标,就是要把樊老师讲的这些书籍,做成一个系列的单身活动,推进到更多的地方。 06 在这过程中,有印象特别深刻的案例吗? 李婧: 我特别相信缘分,不管是男女相遇,还是他们遇见我,我觉得都是最好的安排。 有个男生来我工作室,聊起他的相关信息时,我脑子里立马浮现出一个女生的画像,跟他一说,他说“对,这就是我想找的”。 我们帮他对接后,女生也很满意,第一次服务就成功了。他们今年5、6月份刚结婚,特别神奇。 
还有一对也很有缘分,女生5月份来的时候,没有特别合适的,我跟她说“不好意思,暂时没有匹配的”,她特别淡定,说“李老师,我做好了两三年脱单的准备,你慢慢帮我找,我不着急”。 一个月后,我们通过自媒体宣传来了个男生,我跟他说“目前只有那个女生和你比较匹配”,他让我帮忙对接,结果两人一眼就对上了,一个月后在一起,3个月就领证了。 一开始我觉得牵线、做好前期审核是我的工作,但后来发现,很多年轻人都很优秀,有自己的认知,但是容易给彼此贴标签,动不动就分手,这是现在的普遍现象。 那时候觉得牵线特别累,后来我就把自己定位成“桥梁”,这是我工作的第二阶段。 作为桥梁,我会帮他们了解彼此的感受,要是有误会就帮忙解除。 有好几对因为误会差点错过,也因为我这个“桥梁”解除误会后最终结婚了,所以“桥梁”也成了我的另一个身份。 07 在您创业的过程中有没有低谷期? 李婧: 去年的时候我就挺低落的,算是低谷期。 那时候帮大家匹配对象变得很简单,好像“符合需求就找得到,不符合就找不到”,这成了我必须做的事。 但我对自己有了新要求:一定要让他们结婚、在一起,要是没做到,就觉得自己是失败者。 那时候把自己架得太高,特别内耗,一看到他们分手就觉得“我失败了”“我做得不够好”,陷入迷茫。 好在我和会员的关系粘性很高,很多会员后来成了无话不谈的朋友。我会跟他们分享我的经历,不怕说自己在低谷期、状态不好。 
他们会鼓励我:“你不要责怪自己,我们看到了你在不停地链接,不停地做活动,不停地去想办法,你要知道,当你在去想办法的时候,你就在为我们服务。” 那一刻其实我心里面是非常暖的。其实我也是一个普通人,我只要用心地去为他们服务,问心无愧就好了。 其实人生总有起起伏伏,低谷期一定要学会转念,转完念立马行动,人生就像按了重启键,又能重新开始。 08 帆书在您的日常生活中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呢? 李婧: 我在教培行业的时候,当时的机构和帆书有合作,领导会经常组织读书会,我们就从那时候开始接触帆书,听书、总结感受、互相分享,慢慢就和帆书结缘了。 我刚从教培行业的会计转行做课程顾问时,是个“菜鸟”。 其实我是条条框框很严重的人,不会像其他销售一样比较容易变通,所以那段时间也是我的低潮期,因为总是拿不到结果,甚至月月都收到“快被辞退”的邮件。 那个时候就特别感谢帆书,当时听了樊老师讲的一些书籍,让我对很多事情有了新的看法,比如《干法》和《钝感力》,反复听了好多遍。
《干法》里说“去好好工作吧,你想改变人生,那就努力工作,去改变你的人生”; 还有《钝感力》??就是像许三多一样,不要去想那么多,干就完事了啊,朝着目标前进。 而且听书时长差不多45分钟,比看一本书省时间,适合用碎片化时间听。 樊老师会把书里的经典、精髓拎出来,我们能快速知道书的核心内容,还能一天听好几遍。 我自己做读书会时,樊老师就是我的“指路者”,他帮我拎出重点,我再结合自己的理解做内容,书友也能受益。 我希望我的人生有意义,也希望人生不止于此。所以我的人生观就是多去体验人生,做自己想做的事。 那在这过程中总会有迷茫的时候,而帆书就像我的“挚友”,不管我在人生的哪个阶段,只要需要它,它都会无条件支持我,随时随地都在; 同时也像“灯塔”,能指引我们回家的方向,告诉我们前方的路在哪里。 
08 在您看来,亲密关系中最重要的是什么? 李婧: 我对我和先生的关系还是非常满意的。 我们俩都是独生子女,从最初相识到结婚,过程中也产生过不少矛盾??尤其是刚开始的时候,需要彼此包容生活习惯,接纳对方的一些缺点。 我觉得这个过程本身也很有意义,人生本就是一个“悟”的过程,在婚姻状态里面也是这个样子的。 当问题出现的时候,很多人会选择逃避,选择抱怨、指责,最后可能就会有矛盾、吵架、分开。 所以我觉得在亲密关系中,就是要去提升彼此解决问题的能力。 婚姻就是一场修行,两个人要一起修行,调到最佳的频道、调到最佳的频率,自己一直发光,才能够照亮别人的路。
原标题:《婚姻的本质,是一场自我修行》 阅读原文 特别声明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