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13日,潍坊市政府新闻办召开“鲁医健康说”潍坊市卫生健康系列(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新闻发布会,重点介绍了潍坊市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事业的高质量发展情况,并回答了记者提问。 其中一个问题是:生活一切正常却总感到疲惫不堪或者莫名烦躁发脾气,是否是心理出现了问题?出现心理问题又该如何调节呢? 以下为潍坊市精神卫生中心心理咨询中心副主任医师孟亮亮的回答。 精神心理问题其实就像感冒发烧一样,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健康问题,通过科学干预,是完全可以康复的。很多人分不清正常的情绪波动和心理问题,其实可以从三个核心维度来区分,也就是持续时间有多长、严重程度如何以及是否影响到日常生活。 
每个人都会有情绪起起落落的时候,但如果情绪低落、焦虑不安的状态持续两周以上,还明显影响到工作、生活、学习,那就得引起重视。比如,老是情绪低落,怎么都高兴不起来;睡眠出现问题,要么翻来覆去睡不着,要么怎么睡都睡不醒;食欲明显改变,要么一点不想吃,要么就暴饮暴食;注意力不集中,记性变差;对以前喜欢的事没兴趣,工作效率也明显下降等等。 精神心理问题是一种疾病,不是个人的缺陷或弱点。如果发现自己有上面说的这些情况,可以先试试自我调节。怎么调节呢?比如说,感觉心情不好的时候,就去跑跑步、跳跳绳、出出汗,把心里的烦闷都释放出来;也可以找朋友聊聊天,把心里的苦水倒一倒;或者去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事,像看电影、听音乐、画画之类的,让自己放松放松。 若尝试自我调节后,内心的不适感仍未缓解,整体状态也没有改善,则需要寻求专业心理帮助:一是前往医院的心理科就诊,这里的医生具备系统的专业知识与丰富的临床经验,能细致评估就诊者当前状况并制定科学适配的治疗方案;二是联系专业心理咨询师,放心倾诉内心的困扰,他们会凭借专业能力提供针对性的疏导与指导,更好地帮助梳理情绪、调整状态。 我们的心理困扰就像天气变化,有晴有雨是正常的。重要的是学会带好“雨具”,在需要时懂得寻求帮助,早发现、早干预、早治疗才是关键。 (大众新闻记者 石如宽 整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