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亳州新闻网) 转自:亳州新闻网 亳州新闻网讯 10月10日是第34个世界精神卫生日,今年活动主题为“人人享有心理健康服务”。当天,市人民医院同步开展义诊活动,该院精神医学科负责人周三华结合临床经验,就公众心理健康认知与应对给出专业解读。 周三华表示,“人人享有心理健康服务”的核心目标,是打破心理问题的污名化,让公众正视“心理健康是全民健康重要组成部分”这一事实。但现实中,精神与心理疾病的“病耻感”仍普遍存在??不少人将看心理医生、去精神科咨询等同于“被贴精神病患者标签”,选择回避就医,最终耽误最佳治疗时机。 “目前我国真正到精神科或精神病院就诊的患者,还不足总人群的三分之一,大量患者因回避而错失干预良机。”周三华表示,市人民医院此次开展的世界精神卫生日义诊活动,正是希望通过面对面普及健康知识,帮助公众消除对心理疾病的误解,同时为有需求的人提供专业帮助。 为何“病耻感”难以消除?周三华解释,根源在于大众对精神卫生的认知存在偏差。实际上,精神卫生是广义概念,不仅包含焦虑症、抑郁症等精神类疾病,如压力引发的失眠、焦虑、烦躁等日常情绪问题,均属于其范畴。“只有纠正‘心理问题=精神病’的错误观念,正确理解这类疾病,主动求助,才是积极治愈的第一步。” 针对生活中常见的心理困惑,周三华给出明确建议:若情绪持续不稳定、长期开心不起来,且自我调节无效,可大胆求助心理医生,或拨打全国统一心理援助热线12356寻求专业疏解。 他同时提醒,出现以下信号需警惕精神或心理疾病风险,及时到医院咨询诊疗:一是情绪波动异常,如状态时稳时躁、莫名发火,甚至出现自言自语、砸东西、自伤等行为;二是睡眠规律紊乱,包括入睡困难、夜间频繁醒、多梦、早醒等,或白天异常嗜睡。 “希望大家以科学的态度面对情绪问题,主动寻求帮助,共同拥抱健康的精神世界。”周三华说。(记者 曾莹莹 李锦文) (责任编辑:常艳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