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胡颖 上海市护理学会 作者简介 /Profile/ 胡颖(1979?),女,副主任护师,本科,上海市普陀区精神卫生中心护理部副主任,主要从事精神科护理管理。 亲爱的朋友,你是否经历过这些时刻:焦虑时,疯狂炫完一整袋薯片,吃完却更emo了?明明不饿,却不停地往嘴里塞零食,像被按了“自动投喂键”? 站上体重秤比面对老板还紧张,数字波动直接牵动心情过山车?别担心!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下面我们就来解锁“科学体重管理”的正确姿势,让健康与快乐双向奔赴! 
图源:图虫 你的身体在说什么悄悄话? 给身体做个“健康扫描”(超简单版) BMI值:参考≠标准 计算公式:体重(kg) ÷ 身高(m)⊃2; 健康区间:18.5~23.9(就像衣服尺码,不同人适合不同号); 小秘密:肌肉达人可能BMI超标但超健康!可见,BMI标准值可作为参考,但并不等于绝对标准,还需要结合其他指标来确定自己的身体状况。 腰围:内脏脂肪的“报警器” 测量法:站直呼气,软尺绕肚脐1圈; 警戒线:男≥90 cm / 女≥85 cm(超过这个数,该和奶茶、炸鸡暂时分手啦) 身体自测问卷 爬3层楼会喘得像跑完马拉松? 经常头晕得像在坐旋转木马? 月经变成“稀客”或干脆失踪? ✅ 中2条以上,该给身体做个全面体检SPA啦! 
图源:图虫 心理疾病人群的“体重保卫战” 为什么我们更难管理体重? 药物不良反应:有些药物像开了“饥饿滤镜”,看什么都像美食广告; 情绪化进食:压力大时,大脑会把甜甜圈当“情绪创可贴”; 懒人模式:抑郁时,连翻身都觉得在“举铁”; 睡眠黑洞:熬夜会唤醒“饿狼基因”,泡面都变得“眉清目秀”。 
图源:图虫 “无痛”管理体重的小技巧 饮食篇:和食物重修旧好 彩虹餐盘法则:每餐凑齐5种颜色(如绿色西兰花+红色番茄+黄色玉米+白色鱼肉+紫色甘蓝); 吃饭魔法:每口咀嚼20下,你会发现饱腹感来得更快; 零食替代术:把薯片换成脆苹果,奶茶换成气泡水,欺骗大脑成功! 运动篇:找到你的“多巴胺开关” 懒人启动法:边追剧边深蹲,广告时间做平板支撑; 社交运动学:约闺蜜跳广场舞,和同事组队办公室瑜伽; 宠物疗法:遛狗=免费有氧运动,猫主子会监督你做拉伸。 
图源:图虫 睡眠篇:打造“婴儿级”睡眠 电子宵禁:睡前1小时让手机“坐牢”,试试老式闹钟; 嗅觉催眠:精油+棉球=天然安眠药; 重力毯魔法:像被云朵拥抱的入睡体验。 【彩蛋1】体重管理的神奇道具 彩虹餐盘(直径21 cm最佳,视觉欺骗大脑); 会夸人的智能秤(“哇!你今天比云朵还轻盈!”); 沙漏计时器(让吃饭变成优雅仪式)。 【彩蛋2】APP好助手 美食相机:拍下食物自动计算营养值; 运动游戏:跑步能养电子宠物; 睡眠音效:雨声+翻书声+猫咪呼噜声三重奏。 尝试与体重焦虑和解 和体重焦虑和解的5句话 “体重秤数字≠我的价值,就像天气不能定义太阳”; “进步1%也是胜利,蜗牛也能走到终点” ; “想吃蛋糕时就吃,但记得分三顿享用” ; “运动是为了快乐,不是赎罪” ; “专业医生就像游戏NPC,求助是拿到攻略卡的正确方式” 。 情绪急救箱:当暴食冲动来袭时 打开手机录制视频:“我现在感觉……”(说完常常就不想吃了); 玩“五官扫描游戏”:找出周围5种颜色/4种声音/3种触感等; 给10年后的自己写封电子邮件。 特别预警:这些信号请立刻警惕! 每天称重超过3次,体重波动0.5公斤就感觉崩溃; 明明很瘦,却坚持认为自己“太胖”; 用催吐/滥用泻药/每天运动3小时等方式减重,这可能是厌食症等疾病的危险信号!须立即联系专业医生! 
图源:图虫 健康是动态平衡,不是数字绑架。进步比完美更重要,求助是勇敢者的勋章,体重管理不是自我惩罚,而是学会与身体谈一场终生恋爱,可以偶尔“吵架”,可以偷懒、撒娇,但不要“冷战”伤害。
版权所有:上海市护理学会 专业审核:徐丽华 上海市普陀区精神卫生中心护理部主任 审阅:庹焱;张梦佳 原标题:《【体重管理】心理与体重:和自己的身体谈一场温柔的恋爱吧!》 阅读原文 特别声明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