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家孕婴网是由财政资金创建,由国家卫生健康委人口文化发展中心主办的,是集孕产、育儿为一体的知识科普权威官方平台。服务内容有备孕、孕期、产后、育儿、幼教、培训、托育、宣传、展示、政策法规等。
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等四部门联合发布了《“儿科和精神卫生服务年”行动方案(2025 - 2027年)》,旨在加强儿科、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服务,提高服务可及性,满足人民群众健康服务需求。这一行动与孕婴群体密切相关,下面就来为大家详细介绍。 儿科服务:为宝宝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 增加服务供给:到2025年11月底,全国二、三级公立综合医院、三级中医医院和二、三级妇幼保健院都将提供儿科服务,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提供儿科常见病诊疗服务比例达90%以上。这意味着宝宝们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更便捷的医疗服务,无论是感冒、发烧还是其他常见疾病,都能得到及时诊治。 • 强化服务能力:通过推进儿科医联体建设,构建儿童重大疾病诊疗协作网络,到2027年实现全覆盖。国家儿童医学中心等将牵头组建医联体,辐射带动地市级和县级医院,提升儿科优质医疗资源可及性,让患有重大疾病的宝宝能在区域内得到及时救治。 • 优化服务流程:医疗机构将提供全流程儿科服务,建立0 - 3岁危重症儿童24小时救治绿色通道。同时,加强适儿化改造,营造温馨就医环境,强化智慧医院建设,让宝宝和家长在就医过程中感受到更多的便利和舒适。 精神卫生服务:关注孕婴心理健康 • 加强体系建设:尚未设置精神专科医院的省、地市需在“十五五”期间完成建设,二级以上公立精神专科医院须开设心理门诊、睡眠门诊,综合医院、中医医院等创造条件增设相关科室,2027年前实现精神卫生服务网络全覆盖。这将为孕妇和宝宝提供更全面的心理健康服务,及时发现和解决可能出现的心理问题。 • 提升服务能力:加强医务人员心理精神专业知识和技能培训,每个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配备严重精神障碍管理专员,建立协作机制,充实基层人才队伍,提升各级各类医疗机构专业服务能力。专业的医疗团队能够更好地关注孕妇和宝宝的心理健康,提供专业的心理咨询和治疗。 • 加大科普宣传:广泛开展科普活动,传递科学心理健康理念。结合“世界精神卫生日”等时间节点,组织面向社会公众的心理咨询、主题义诊等。通过这些活动,提高社会公众对常见心理问题和精神障碍的认知和自我调适能力,减轻社会歧视和病耻感,让孕妇和家长们能够更主动地关注自身和宝宝的心理健康。 “儿科和精神卫生服务年”行动对于孕婴群体来说意义重大。希望各位家长能够关注这些政策和服务的变化,充分利用好相关资源,为宝宝的健康成长和自己的心理健康保驾护航。同时,也期待在未来三年里,我国的儿科和精神卫生服务能够取得显著成效,让每一个孕婴都能得到更优质、更全面的关爱和呵护。持续关注国家孕婴网,我们将为您带来更多资讯。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