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号  
我中心心理治疗学院 陈珏主任 牵头翻译国际家庭治疗大师著作 正式出版    
今天和大家介绍《心理治疗中的真意》这本书。   
“做一个懂心理的人,而不是做一个懂心理学的人;把一个学派当成工具做治疗,而不是被一个学派当成推广工具;向大师们学习如何成为自己,而不是成为大师;帮助来访者离我们而去,而不是让他们一直需要我们。”  
著 [意] 毛里齐奥?安多尔菲(Maurizio Andolfi) 译 刘 丹 陈 珏 段 维 陈依苓 杨泽云 郭亭君  
NEWS 作者介绍   
毛里齐奥?安多尔菲(Maurizio Andolfi)是一位享誉国际的大师级家庭治疗师和社会精神病学家。 安多尔菲1942年出生于罗马,1968年毕业于罗马大学,专攻医学和儿童精神病学,获医学博士学位。20世纪70年代初,他移居美国纽约,在阿克曼家庭治疗研究所和费城儿童指导诊所与萨尔瓦多?米纽庆(Salvador Minuchin)、杰伊?海利(Jay Haley)、詹姆斯?弗拉莫(James Framo)、默里?鲍文(Murray Bowen)和卡尔?惠特克(Carl Whitake)等多位重要的家庭治疗先驱建立了密切的专业联系,并在南布朗克斯和南费城为不同族裔的弱势家庭提供治疗。返回意大利后,他投身于家庭治疗的实践、教学和督导中,任罗马大学临床心理学教授、意大利家庭治疗协会主席、意大利罗马家庭心理治疗学院院长、意大利家庭治疗领域杂志《家庭治疗》(TerapiaFamiliare)主编等职,为欧洲家庭治疗协会联合创始人、西尔瓦诺?安多尔菲(Silvano Andolf i)基金会创始人。安多尔菲现移居澳大利亚西部,并创立珀斯(Perth)家庭治疗促进协会,在澳大利亚,以及亚洲和欧洲各地开展讲座和培训。 作为一位环球旅行的跨文化家庭治疗师,他的工作在全球范围内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自2014年起,安多尔菲前往亚太地区,推动青少年之声:理解青春期心理问题的家庭视角亚洲家庭治疗的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出席了2017年于吉隆坡举办的国际家庭治疗协会(International Family Therapy Association, IFTA)会议,以及2018年于中国台湾和2023年于中国香港举办的亚洲家庭治疗学院(Asian Academy of Family Therapy, AAFT)大会。2021年,安多尔菲家庭治疗中心在马来西亚吉隆坡成立,该中心积极传播安多尔菲的理念并大力开展多代家庭治疗。在安多尔菲的带领下,家庭治疗国际大会于2023年7月在意大利阿西西召开,会上发布了业界重要的家庭治疗宣言??《阿西西宣言》。 在50余年的临床和教学生涯中,安多尔菲因在儿童精神病学、家庭心理治疗和社会精神病学领域的杰出贡献,先后被授予1999年美国婚姻家庭治疗协会(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Marriage andFamily Therapy, AAMFT)伴侣和家庭治疗特别贡献奖、2016年美国家庭治疗学院(The American Family Therapy Academy, AFTA)终身成就奖、2023年AFTA荣誉会员称号及2023年世界社会精神病学协会(World Association of Social Psychiatry, WASP) 荣誉院士称号。 安多尔菲有多部著作,包括《家庭治疗:一种互动方法》(FamilyTherapy: An Interactional Approach;1979年)、《家庭治疗的维度》(Dimensions of Family Therapy;1980年)、《家庭面具背后:僵化家庭系统的治疗性改变》(Behind the Family Mask: Therapeutic Changein Rigid Family Systems;1983年)、《阿特拉斯的神话:家庭和治疗故事》(The Myth of Atlas: Families & The Therapeutic Story;1989年)、《请帮助我与这个家庭》(Please Help Me with This Family;1994年)、《青少年之声:理解青春期心理问题的家庭视角》(Teen Voices;2013年)、《多代家庭治疗》(Multi-generational Family Therapy;2016年)、青少年之声:理解青春期心理问题的家庭视角、《跨代伴侣治疗》(Intergenerational Couple Therapy;2021年)和《心理治疗中的真意:心理治疗师的心灵之旅》(The Gift of Truth: The InnerJourney of the Therapist;2022年)等。这些著作展示了安多尔菲的治疗理念,为后来的心理治疗师提供了宝贵的资源和持续的指导。 安多尔菲的治疗思想具有系统?关系的特点,他认为家庭是儿童和青少年最好的“药”。他建立了多代家庭治疗模型??一种以创造力和人性为中心的干预体验模式,旨在与处于危机中的家庭建立联盟并进行工作。安多尔菲将儿童的问题置于家庭发展的背景下,将儿童视为解开家庭问题的关键,而不是症状的携带者,他甚至邀请儿童作为协同治疗师来一起帮助家庭。在治疗实践中,他重视心理治疗师的创新性、跨文化意识及对自我的使用,通过家谱图、家庭雕塑等治疗工具探索家庭过去三代的发展历史和家庭功能,发现过去的创伤与当前的问题之间的联系。毛里齐奥?安多尔菲的工作不仅在学术上具有开创性,更在实际治疗中展现了巨大的影响力。他对家庭治疗的贡献,特别是在多代关系和系统关系方面的研究,使他在全球心理治疗领域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 陈珏 国家精神疾病医学中心(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 临床心理科主任 心身障碍临床诊疗中心负责人 中国社会心理学会 婚姻与家庭心理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心理卫生协会 婚姻家庭心理健康促进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陈依苓 国家精神疾病医学中心(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 心理治疗师 参考资料 [1] Amorin-Woods D, Andolfi M, Aponte H J. Systemic practice in the time of COVID: conversations among culturally diverse therapists[J].Aust N Z J Fam Ther, 2021, 42(1): 7?20. [2] Andolfi M. The gift of truth: the inner journey of the therapist[M].Italy: Accademia Press, 2022. [3] Barletta J. An uncommon family therapist: a conversation with Maurizio Andolfi[J]. Contemporary Family Therapy, 2001, 23: 241?258. [4] Cron E A. An interview with Dr. Maurizio Andolfi[J]. The FamilyJournal, 2000, 8(4): 419?425. [5] Nicola V D. A relational dialogue with Maurizio Andolfi: masterfamily therapist and social psychiatrist[J]. World Social Psychiatry,2024, 6(1): 6?13. NEWS 内容提要 
毛里齐奥?安多尔菲(Mzurizio Andolfi) 是著名的家庭治疗大师,曾获国际家庭治疗领域的多项最高荣誉,在该领域有重要的影响力。 本书由安多尔菲所著,聚焦于治疗师的内在成长,回答了读者关于如何成长为优秀的心理治疗师的疑问,对于心理治疗师而言是不可多得的宝贵资源。 本书首先介绍了治疗师培训的不同途径;接着借由作者的成长经历及其与众多家庭治疗史中的大师级人物的工作经历,详细阐释了学习、培训、直接督导和间接督导、自我督导对心理治疗师内在成长的重要性,以及安多尔菲对家庭治疗与家庭系统的深刻理解,并讲述了家庭治疗中各种工具和技术的运用艺术;最后则是安多尔菲的自传。 透过本书,作者鼓励心理治疗师从人本主义立场出发,用真实的自己与来访家庭相遇,以真切的情感来体验和探索来访家庭,从而在疗愈来访家庭的同时获得治疗师的内在成长。 本书的读者对象为心理咨询师、心理治疗师、精神科医生等专业人士,以及心理学爱好者。 NEWS 中文版序 
我读这本书时的第一感觉就是真诚: 作者真诚地分享了自己的职业“旅程”,从专业选择与变更、家庭治疗的拜师求学、自我体验的心理分析、家庭治疗的个案实践、教学与督导等经历,充分展示了一个专业的家庭治疗师的成长过程,其中既有作者对家庭治疗发展的精 辟总结和思考,更有真实而坦诚的自我暴露的心路历程。因此本书将会为家庭治疗的学习者带来丰富的专业学识和人生体悟。共鸣是我对本书的第二感觉。我也写过类似的文章? 《我和我的主客观分析心理治疗》。在学医毕业后,我因为对心理治疗的喜爱而主动选择了当时不被看好的精神科专业,入职之初也被当时偏向生物医学的学术氛围所困惑;但我坚持了自己的方向,并坚定地投入了自己的热情,且至今不悔。在家庭治疗的学习方面,我也深受系统治疗流派、结构治疗流派和萨提亚流派的影响,这些流派都是作者的重要旅程之一。我现在的大部分工作也集中在家庭治疗的案例、教学及督导之中。 作者的一些观点对我很有启发,我深表认同。治疗师自己及原生家庭是学习和实践家庭治疗的重要资源,对自我精神动力学的分析之旅和对自己原生家庭进行探索的“寻根之旅”,对于家庭治疗师的成长都是必经之路,充分的自我了解是了解来访家庭的基础,治疗中适当的自我暴露也是自我资源的有益利用。虽然经典的系统式治疗强调治疗师要尽可能超然于来访家庭而中立,但也认为绝对中立是不可能的。正如第二控制论下“独立于系统之外的观察者是不存在的”,治疗师的经历、信念、假设、人格、情感等,都不可避免地参与到来访 家庭系统之中。米纽庆等经验丰富的治疗师认为,治疗师需充分主张自己的专家角色,而非否认该角色的必要性,并应承担由家庭成员引发的治疗师自己的责任。 本书以详细而精辟的案例讲解、坦诚而鲜活的自我觉察为特色, 作者在家庭个案治疗、教学培训及督导中充分展示了其深厚的理论功底、娴熟的技术运用,以及精妙的对自我资源的利用,尽显心理治疗之艺术。相信本书会帮助家庭治疗初学者顺利入门,协助成熟治疗师 融通学术和自我而成“家”。 唐登华 北京大学第六医院主任医师 中国社会心理学会婚姻与家庭心理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2024 年 8 月 26 日 
NEWS 序 
白发少年心 ??我眼中的毛里齐奥?安多尔菲 在马来西亚吉隆坡市中心的饭店大厅里,我遇到了走出屏幕的大师Maurizio Andolf i。他穿着绣花白衬衫,脚踩布鞋,轻快地四处找人聊天。我几乎停止呼吸地在一旁盯着他,享受他在场的空气凝结感……”这是2015年我在脸书(Facebook)上的一篇文字,纪念第一次遇到毛里齐奥?安多尔菲(Maurizio Andolf i)时难以忘怀的震撼感。 在挤满人潮、争睹大师风采的大厅里,安多尔菲略为沙哑的意大利腔英语,配上极简风格的讲义(通常整个画面只有一幅漫画配上一行字,但其中的信息非常抢眼),很有视觉冲击感。他放了一段他在南美洲国家哥伦比亚进行家庭会谈的录像。片中的单亲妈妈从头到尾哭个不停,十几岁的哥哥和妹妹誓不两立、死不交谈,父亲据说自哥哥出生就跑了。影片中,安多尔菲的座位靠哥哥很近,他直捣黄龙地问哥哥:“你认为爸爸希望你出生吗?”“你认为你的出生让爸爸妈妈分开,还是在一起?”一开始,哥哥当然说不知道父母怎么想;然而,当安多尔菲再问一次,哥哥竟然回答他认为爸爸不希望他出生,他害他的父母离婚…… 我在心里默默倒抽一口冷气! 不是不可以问,作为一个家庭治疗师,我知道这正是哥哥心里想的事情;然而在一个陌生国家,第一次会谈,越过翻译,这么自然又直接地提问,仿佛这个问题是天底下最自然的问题,让人打从心底里佩服治疗师的气魄。更令人大跌眼镜的,当然是哥哥的直率回答,仿佛我心里的犹豫,通通都是小家子气的多虑。 接着,安多尔菲要哥哥当场打电话给父亲,约他出席会谈。哥哥二话不说打了电话,下一个镜头就是爸爸出现在门口。爸爸看起来很斯文,一点不像妈妈口中的负心汉。安多尔菲站起身和爸爸握手,爸爸坐下来加入会谈,很快表示他愿意做点事来帮这个家庭走出低潮。 妈妈的眼泪自爸爸进门后就没停过,但当安多尔菲要爸爸在一张纸上写下他愿意努力帮这个家庭的“合约”时,戴着棒球帽的哥哥从眼角流出一滴泪,被摄影机的特写逮个正着。随着哥哥的眼泪,我的眼泪也开始不听使唤。我从逐渐模糊的眼角余光,看到坐在我旁边的日本女教授忙着找纸巾。不过我决定依男人的风格,动也不动地坐着,默默让眼泪在脸上风干。 20世纪中期,当米纽庆(Minuchin)在费城儿童医院为刚刚崛起的家庭治疗奋战、争取专业定位时,年轻的安多尔菲就坐在前排,见证家庭治疗的崛起。他说当时他们深入连出租车都不敢去的地区,与最贫困的家庭工作,与家庭一起经历一般人无法想象的苦难。 2023年7月,我和同事们飞越半个地球,在意大利美丽的古城阿西西(Assisi)再次见到安多尔菲。现场一千多位与会者既有他的学生与同事,也有来自世界各地、和我一样的迷妹与迷弟,大家一起为他疯狂。当安多尔菲穿着红色西装穿梭在晚宴会场,我看到的是白发大师的外表下,一颗情感丰富的少年心。 “每个熟成的大师,就像陈酿的酒,一开瓶就满室生香。安多尔菲的风格混合着南欧意大利强烈而直接的情感,以及阅历全世界后练就出的深思熟虑的极简语言,使得他的治疗仿佛一记正中下腹部的太极柔拳,无可闪躲,直抵丹田。然后,累积多年的淤结突然化开,全身气脉随之通畅,全家人哭成一团,连看影片的观众都为之震撼、动容。” 如今他的书被翻译成中文,更多人将有机会认识这位家庭治疗瑰宝,谨以此文,在此向他致敬。 赵文滔 台北教育大学心理与咨商学系教授 心理咨商师、伴侣 / 家庭治疗师 若水学堂 / 台北关系研修学院讲师 NEWS 译者前言 
触动心灵的大师 2024年7月7日,刚刚游历完卡帕多西亚(Cappadocia)壮美的 玫瑰谷、令人惊叹的乌奇沙城堡,晚上我继续翻译、审校安多尔菲的新书《心理治疗中的真意:心理治疗师的心灵之旅》。 深入阅读该书的文字与深入理解其中丰富的意涵,总是让我 欲罢不能。在微微发亮的天色中,我突然看到了书中的一个词汇:Cappadocia。对,就是我正在游历的、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遗产的地方。这个巧合让我非常兴奋!我看到安多尔菲在他不懂土耳其语、对方也不懂英语的情况下,如何在这个地方与人建立关系,发展友谊;也看到他在荷兰的家庭治疗工作中,如何极力坚持邀请懂得土耳其语的人来为从土耳其移民到当地的家庭当翻译,以便跟来访家庭一起,利用一张世界地图,在治疗室内开启重回祖国之旅。这个家庭因语言不通,难以融入新的国家和文化,八岁的儿子又因被诊断为注意缺陷多动障碍而需要治疗,全家都陷入困境和无措的状态。安多尔菲用他早年在卡帕多西亚的经历、土耳其语翻译和世界地图,构成了心理治疗中他与阿里一家沟通的桥梁。在家庭治疗后,阿里在学校和家中都发生了神奇的变化,他也帮助父母发生了改变。 安多尔菲享誉世界的专业声誉和杰出的工作成就源自其丰富的受训背景和独特的个人风格。安多尔菲生于意大利,早年在罗马拉斯佩琴萨大学(University La Sapienza)学医,后来接受卡伦?霍尼 (Karen Horney)的培训,并进行了自己的个人分析,这丰富并整合了他的关系取向思想。因为当时的医学界把家庭仅视为儿童问题的源头,而安多尔菲非常抗拒这种把儿童问题从他们的关系世界中剥离出来的传统,故而选择放弃了严格依赖于儿童心理病理学的精神病学模式。他受到罗马神经精神病学研究所(Institute of Neuropsychiatry)玛拉?塞尔维尼?帕拉佐利(Mara Selvini Palazzoli)思想的影响,转而进入心理学的世界。自1972年移居美国,安多尔菲跟随众多杰出的精神病学家和家庭治疗先驱们进行学习,包括内森?阿克曼 (Nathan Ackerman)、伊斯雷尔?泽维林(Israel Zwerling)、姬蒂?拉佩里埃(Kitty La Perriere)、佩姬?帕普(Peggy Papp)、萨尔瓦多?米纽庆(Salvador Minuchin)、杰伊?海利(Jay Haley)、吉姆?弗拉莫(Jim Framo ;即詹姆斯?弗拉莫)等,并在后来成为他们的朋友、同事, 甚至获得了终生的友谊。 2023年10月27日,在中国香港举办的亚洲家庭治疗年会(AAFT)上,我聆听了安多尔菲的演讲并现场观摩了他的工作,我被他无与伦比的治疗思想和手法深深震撼到了,恨不得记下他所有的语言和操作。茶歇时间,我冲到他面前说:“我看到你的工作,太震撼了!你跟孩子们工作的时候,用了很多触碰的技术,给孩子们巨大的支持,改变了他们!”安多尔菲面带微笑,目光中饱含热情,安静地听我讲完,然后回应道:“那么我也来触碰你!”说话的同时,他给了我一个大大的、温暖的拥抱!他立刻用行动回应了我的语言!他在支持我想法的同时,也给了我亲身学习的丰富体验!工作坊结束后,我买下了他所有的英文书和视频光盘。他挑出其中的The Gift of Truth: The Inner Journey of the Therapist,反复用右手示指点着标题告诉我:“这一本,是我最重要的书。”翻译、审校完全书后,我理解了他字里行间的真意!对于本书书名的翻译,我和其他译者、编辑有过多次的沟通,安多尔菲既不是在讨论真理,也不是在讨论真相,而是在述说他五十多年作为家庭治疗师的真情实意! 本书不仅结构化地分享了他多年来培养治疗师的思路和方法,也以真挚的情感书写了自己作为在众多不同文化中生长、学习、实践、教学的心理治疗师的内心历程。两条线互相映照,深度探索了作为治疗师的人和作为人的治疗师的心灵世界的发展旅程。 深深感谢安多尔菲带给我们的触动心灵的礼物!也感谢段维、陈依苓、杨泽云、郭亭君的翻译工作。更要感谢陈珏极为出色的组织工作,让《心理治疗中的真意:心理治疗师的心灵之旅》得以快速与读者见面。读者在阅读过程中若有任何疑问和建议,欢迎联系我们。 刘丹 博士 亚洲家庭治疗学院(AAFT)院士 德中心理治疗研究院(DCAP)副主席 中国心理卫生协会 婚姻家庭心理健康促进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社会心理学会 婚姻与家庭心理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2024年9月1日于北京  
NEWS 推荐语  
孟馥 如今有关家庭治疗的专业图书琳琅满目,让人目不暇接,但著名家庭治疗师毛里齐奥?安多尔菲的这本《心理治疗中的真意:心理治疗师的心灵之旅》依然别具一格,令人耳目一新。他主张心理治疗师要脱下专业的面具,成为真实的自己,与人们在更深的层面上进行更深入的连接;要分清楚问题是属于来访家庭的,还是属于治疗师自己的;要建立起内在的督导文化,利用自身的资源开展工作,及时、有效地自我暴露;在与来访家庭互动的过程中,要通过对家庭的理解来接近并经历他们的问题,与来访家庭共享彼此的情绪、失落、冲突和种种挑战。非常推荐! 孟馥 中国心理卫生协会 婚姻家庭心理健康促进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施琪嘉 毛里齐奥?安多尔菲的《心理治疗中的真意:心理治疗师的心灵之旅》读起来很有“真”的感觉。我注意到,他在写这本书时已经步入八十岁的年纪了,我就在想,是否到八十岁才敢“真”呢?一个治疗师要多真,治疗才有意义?书中讲到米纽庆在九十五岁时说的一个观点:当木匠在给一块木头塑形,要将其转变为其他东西的时候,“锯子、凿子、锤子和针,都只是用于进行转变的工具”。大师们在耄耋之年总结专业人生时,都提到心理治疗师作为人的重要性和自我暴露在治疗中所起到的作用。大家可以把本书看作是在让你提前懂得,当触碰专业伦理界限时,如何尊重治疗师作为人的真实存在。这本书是心理治疗师创造性地利用个人资料来灵活开展工作的宝典,值得推荐! 施琪嘉 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同济医学院教授 湖北省心理卫生协会理事长 
曾奇峰 做一个懂心理的人,而不是做一个懂心理学的人;把一个学派当成工具做治疗,而不是被一个学派当成推广工具;向大师们学习如何成为自己,而不是成为大师;帮助来访者离我们而去,而不是让他们一直需要我们。这一切加在一起,就是《心理治疗中的真意:心理治疗师的心灵之旅》。 曾奇峰 中国心理卫生协会 精神分析专业委员会顾问 精神科医生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天猫旗舰店购买入口 
当当网预售入口 欢迎心理咨询师、心理治疗师、精神科医生等专业人士,以及心理学爱好者学习阅读。  
团结 奉献 勤奋 创新 助力我中心争创全国文明单位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轻触阅读原文 
上海交大医学院附属精神卫生中心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原标题:《我中心专家著作新译 《心理治疗中的真意》:在真情实意的疗愈中,探索心理治疗师内在成长之路之路》 阅读原文 特别声明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字号  
我中心心理治疗学院 陈珏主任 牵头翻译国际家庭治疗大师著作 正式出版    
今天和大家介绍《心理治疗中的真意》这本书。   
“做一个懂心理的人,而不是做一个懂心理学的人;把一个学派当成工具做治疗,而不是被一个学派当成推广工具;向大师们学习如何成为自己,而不是成为大师;帮助来访者离我们而去,而不是让他们一直需要我们。”  
著 [意] 毛里齐奥?安多尔菲(Maurizio Andolfi) 译 刘 丹 陈 珏 段 维 陈依苓 杨泽云 郭亭君  
NEWS 作者介绍   
毛里齐奥?安多尔菲(Maurizio Andolfi)是一位享誉国际的大师级家庭治疗师和社会精神病学家。 安多尔菲1942年出生于罗马,1968年毕业于罗马大学,专攻医学和儿童精神病学,获医学博士学位。20世纪70年代初,他移居美国纽约,在阿克曼家庭治疗研究所和费城儿童指导诊所与萨尔瓦多?米纽庆(Salvador Minuchin)、杰伊?海利(Jay Haley)、詹姆斯?弗拉莫(James Framo)、默里?鲍文(Murray Bowen)和卡尔?惠特克(Carl Whitake)等多位重要的家庭治疗先驱建立了密切的专业联系,并在南布朗克斯和南费城为不同族裔的弱势家庭提供治疗。返回意大利后,他投身于家庭治疗的实践、教学和督导中,任罗马大学临床心理学教授、意大利家庭治疗协会主席、意大利罗马家庭心理治疗学院院长、意大利家庭治疗领域杂志《家庭治疗》(TerapiaFamiliare)主编等职,为欧洲家庭治疗协会联合创始人、西尔瓦诺?安多尔菲(Silvano Andolf i)基金会创始人。安多尔菲现移居澳大利亚西部,并创立珀斯(Perth)家庭治疗促进协会,在澳大利亚,以及亚洲和欧洲各地开展讲座和培训。 作为一位环球旅行的跨文化家庭治疗师,他的工作在全球范围内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自2014年起,安多尔菲前往亚太地区,推动青少年之声:理解青春期心理问题的家庭视角亚洲家庭治疗的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出席了2017年于吉隆坡举办的国际家庭治疗协会(International Family Therapy Association, IFTA)会议,以及2018年于中国台湾和2023年于中国香港举办的亚洲家庭治疗学院(Asian Academy of Family Therapy, AAFT)大会。2021年,安多尔菲家庭治疗中心在马来西亚吉隆坡成立,该中心积极传播安多尔菲的理念并大力开展多代家庭治疗。在安多尔菲的带领下,家庭治疗国际大会于2023年7月在意大利阿西西召开,会上发布了业界重要的家庭治疗宣言??《阿西西宣言》。 在50余年的临床和教学生涯中,安多尔菲因在儿童精神病学、家庭心理治疗和社会精神病学领域的杰出贡献,先后被授予1999年美国婚姻家庭治疗协会(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Marriage andFamily Therapy, AAMFT)伴侣和家庭治疗特别贡献奖、2016年美国家庭治疗学院(The American Family Therapy Academy, AFTA)终身成就奖、2023年AFTA荣誉会员称号及2023年世界社会精神病学协会(World Association of Social Psychiatry, WASP) 荣誉院士称号。 安多尔菲有多部著作,包括《家庭治疗:一种互动方法》(FamilyTherapy: An Interactional Approach;1979年)、《家庭治疗的维度》(Dimensions of Family Therapy;1980年)、《家庭面具背后:僵化家庭系统的治疗性改变》(Behind the Family Mask: Therapeutic Changein Rigid Family Systems;1983年)、《阿特拉斯的神话:家庭和治疗故事》(The Myth of Atlas: Families & The Therapeutic Story;1989年)、《请帮助我与这个家庭》(Please Help Me with This Family;1994年)、《青少年之声:理解青春期心理问题的家庭视角》(Teen Voices;2013年)、《多代家庭治疗》(Multi-generational Family Therapy;2016年)、青少年之声:理解青春期心理问题的家庭视角、《跨代伴侣治疗》(Intergenerational Couple Therapy;2021年)和《心理治疗中的真意:心理治疗师的心灵之旅》(The Gift of Truth: The InnerJourney of the Therapist;2022年)等。这些著作展示了安多尔菲的治疗理念,为后来的心理治疗师提供了宝贵的资源和持续的指导。 安多尔菲的治疗思想具有系统?关系的特点,他认为家庭是儿童和青少年最好的“药”。他建立了多代家庭治疗模型??一种以创造力和人性为中心的干预体验模式,旨在与处于危机中的家庭建立联盟并进行工作。安多尔菲将儿童的问题置于家庭发展的背景下,将儿童视为解开家庭问题的关键,而不是症状的携带者,他甚至邀请儿童作为协同治疗师来一起帮助家庭。在治疗实践中,他重视心理治疗师的创新性、跨文化意识及对自我的使用,通过家谱图、家庭雕塑等治疗工具探索家庭过去三代的发展历史和家庭功能,发现过去的创伤与当前的问题之间的联系。毛里齐奥?安多尔菲的工作不仅在学术上具有开创性,更在实际治疗中展现了巨大的影响力。他对家庭治疗的贡献,特别是在多代关系和系统关系方面的研究,使他在全球心理治疗领域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 陈珏 国家精神疾病医学中心(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 临床心理科主任 心身障碍临床诊疗中心负责人 中国社会心理学会 婚姻与家庭心理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心理卫生协会 婚姻家庭心理健康促进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陈依苓 国家精神疾病医学中心(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 心理治疗师 参考资料 [1] Amorin-Woods D, Andolfi M, Aponte H J. Systemic practice in the time of COVID: conversations among culturally diverse therapists[J].Aust N Z J Fam Ther, 2021, 42(1): 7?20. [2] Andolfi M. The gift of truth: the inner journey of the therapist[M].Italy: Accademia Press, 2022. [3] Barletta J. An uncommon family therapist: a conversation with Maurizio Andolfi[J]. Contemporary Family Therapy, 2001, 23: 241?258. [4] Cron E A. An interview with Dr. Maurizio Andolfi[J]. The FamilyJournal, 2000, 8(4): 419?425. [5] Nicola V D. A relational dialogue with Maurizio Andolfi: masterfamily therapist and social psychiatrist[J]. World Social Psychiatry,2024, 6(1): 6?13. NEWS 内容提要 
毛里齐奥?安多尔菲(Mzurizio Andolfi) 是著名的家庭治疗大师,曾获国际家庭治疗领域的多项最高荣誉,在该领域有重要的影响力。 本书由安多尔菲所著,聚焦于治疗师的内在成长,回答了读者关于如何成长为优秀的心理治疗师的疑问,对于心理治疗师而言是不可多得的宝贵资源。 本书首先介绍了治疗师培训的不同途径;接着借由作者的成长经历及其与众多家庭治疗史中的大师级人物的工作经历,详细阐释了学习、培训、直接督导和间接督导、自我督导对心理治疗师内在成长的重要性,以及安多尔菲对家庭治疗与家庭系统的深刻理解,并讲述了家庭治疗中各种工具和技术的运用艺术;最后则是安多尔菲的自传。 透过本书,作者鼓励心理治疗师从人本主义立场出发,用真实的自己与来访家庭相遇,以真切的情感来体验和探索来访家庭,从而在疗愈来访家庭的同时获得治疗师的内在成长。 本书的读者对象为心理咨询师、心理治疗师、精神科医生等专业人士,以及心理学爱好者。 NEWS 中文版序 
我读这本书时的第一感觉就是真诚: 作者真诚地分享了自己的职业“旅程”,从专业选择与变更、家庭治疗的拜师求学、自我体验的心理分析、家庭治疗的个案实践、教学与督导等经历,充分展示了一个专业的家庭治疗师的成长过程,其中既有作者对家庭治疗发展的精 辟总结和思考,更有真实而坦诚的自我暴露的心路历程。因此本书将会为家庭治疗的学习者带来丰富的专业学识和人生体悟。共鸣是我对本书的第二感觉。我也写过类似的文章? 《我和我的主客观分析心理治疗》。在学医毕业后,我因为对心理治疗的喜爱而主动选择了当时不被看好的精神科专业,入职之初也被当时偏向生物医学的学术氛围所困惑;但我坚持了自己的方向,并坚定地投入了自己的热情,且至今不悔。在家庭治疗的学习方面,我也深受系统治疗流派、结构治疗流派和萨提亚流派的影响,这些流派都是作者的重要旅程之一。我现在的大部分工作也集中在家庭治疗的案例、教学及督导之中。 作者的一些观点对我很有启发,我深表认同。治疗师自己及原生家庭是学习和实践家庭治疗的重要资源,对自我精神动力学的分析之旅和对自己原生家庭进行探索的“寻根之旅”,对于家庭治疗师的成长都是必经之路,充分的自我了解是了解来访家庭的基础,治疗中适当的自我暴露也是自我资源的有益利用。虽然经典的系统式治疗强调治疗师要尽可能超然于来访家庭而中立,但也认为绝对中立是不可能的。正如第二控制论下“独立于系统之外的观察者是不存在的”,治疗师的经历、信念、假设、人格、情感等,都不可避免地参与到来访 家庭系统之中。米纽庆等经验丰富的治疗师认为,治疗师需充分主张自己的专家角色,而非否认该角色的必要性,并应承担由家庭成员引发的治疗师自己的责任。 本书以详细而精辟的案例讲解、坦诚而鲜活的自我觉察为特色, 作者在家庭个案治疗、教学培训及督导中充分展示了其深厚的理论功底、娴熟的技术运用,以及精妙的对自我资源的利用,尽显心理治疗之艺术。相信本书会帮助家庭治疗初学者顺利入门,协助成熟治疗师 融通学术和自我而成“家”。 唐登华 北京大学第六医院主任医师 中国社会心理学会婚姻与家庭心理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2024 年 8 月 26 日 
NEWS 序 
白发少年心 ??我眼中的毛里齐奥?安多尔菲 在马来西亚吉隆坡市中心的饭店大厅里,我遇到了走出屏幕的大师Maurizio Andolf i。他穿着绣花白衬衫,脚踩布鞋,轻快地四处找人聊天。我几乎停止呼吸地在一旁盯着他,享受他在场的空气凝结感……”这是2015年我在脸书(Facebook)上的一篇文字,纪念第一次遇到毛里齐奥?安多尔菲(Maurizio Andolf i)时难以忘怀的震撼感。 在挤满人潮、争睹大师风采的大厅里,安多尔菲略为沙哑的意大利腔英语,配上极简风格的讲义(通常整个画面只有一幅漫画配上一行字,但其中的信息非常抢眼),很有视觉冲击感。他放了一段他在南美洲国家哥伦比亚进行家庭会谈的录像。片中的单亲妈妈从头到尾哭个不停,十几岁的哥哥和妹妹誓不两立、死不交谈,父亲据说自哥哥出生就跑了。影片中,安多尔菲的座位靠哥哥很近,他直捣黄龙地问哥哥:“你认为爸爸希望你出生吗?”“你认为你的出生让爸爸妈妈分开,还是在一起?”一开始,哥哥当然说不知道父母怎么想;然而,当安多尔菲再问一次,哥哥竟然回答他认为爸爸不希望他出生,他害他的父母离婚…… 我在心里默默倒抽一口冷气! 不是不可以问,作为一个家庭治疗师,我知道这正是哥哥心里想的事情;然而在一个陌生国家,第一次会谈,越过翻译,这么自然又直接地提问,仿佛这个问题是天底下最自然的问题,让人打从心底里佩服治疗师的气魄。更令人大跌眼镜的,当然是哥哥的直率回答,仿佛我心里的犹豫,通通都是小家子气的多虑。 接着,安多尔菲要哥哥当场打电话给父亲,约他出席会谈。哥哥二话不说打了电话,下一个镜头就是爸爸出现在门口。爸爸看起来很斯文,一点不像妈妈口中的负心汉。安多尔菲站起身和爸爸握手,爸爸坐下来加入会谈,很快表示他愿意做点事来帮这个家庭走出低潮。 妈妈的眼泪自爸爸进门后就没停过,但当安多尔菲要爸爸在一张纸上写下他愿意努力帮这个家庭的“合约”时,戴着棒球帽的哥哥从眼角流出一滴泪,被摄影机的特写逮个正着。随着哥哥的眼泪,我的眼泪也开始不听使唤。我从逐渐模糊的眼角余光,看到坐在我旁边的日本女教授忙着找纸巾。不过我决定依男人的风格,动也不动地坐着,默默让眼泪在脸上风干。 20世纪中期,当米纽庆(Minuchin)在费城儿童医院为刚刚崛起的家庭治疗奋战、争取专业定位时,年轻的安多尔菲就坐在前排,见证家庭治疗的崛起。他说当时他们深入连出租车都不敢去的地区,与最贫困的家庭工作,与家庭一起经历一般人无法想象的苦难。 2023年7月,我和同事们飞越半个地球,在意大利美丽的古城阿西西(Assisi)再次见到安多尔菲。现场一千多位与会者既有他的学生与同事,也有来自世界各地、和我一样的迷妹与迷弟,大家一起为他疯狂。当安多尔菲穿着红色西装穿梭在晚宴会场,我看到的是白发大师的外表下,一颗情感丰富的少年心。 “每个熟成的大师,就像陈酿的酒,一开瓶就满室生香。安多尔菲的风格混合着南欧意大利强烈而直接的情感,以及阅历全世界后练就出的深思熟虑的极简语言,使得他的治疗仿佛一记正中下腹部的太极柔拳,无可闪躲,直抵丹田。然后,累积多年的淤结突然化开,全身气脉随之通畅,全家人哭成一团,连看影片的观众都为之震撼、动容。” 如今他的书被翻译成中文,更多人将有机会认识这位家庭治疗瑰宝,谨以此文,在此向他致敬。 赵文滔 台北教育大学心理与咨商学系教授 心理咨商师、伴侣 / 家庭治疗师 若水学堂 / 台北关系研修学院讲师 NEWS 译者前言 
触动心灵的大师 2024年7月7日,刚刚游历完卡帕多西亚(Cappadocia)壮美的 玫瑰谷、令人惊叹的乌奇沙城堡,晚上我继续翻译、审校安多尔菲的新书《心理治疗中的真意:心理治疗师的心灵之旅》。 深入阅读该书的文字与深入理解其中丰富的意涵,总是让我 欲罢不能。在微微发亮的天色中,我突然看到了书中的一个词汇:Cappadocia。对,就是我正在游历的、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遗产的地方。这个巧合让我非常兴奋!我看到安多尔菲在他不懂土耳其语、对方也不懂英语的情况下,如何在这个地方与人建立关系,发展友谊;也看到他在荷兰的家庭治疗工作中,如何极力坚持邀请懂得土耳其语的人来为从土耳其移民到当地的家庭当翻译,以便跟来访家庭一起,利用一张世界地图,在治疗室内开启重回祖国之旅。这个家庭因语言不通,难以融入新的国家和文化,八岁的儿子又因被诊断为注意缺陷多动障碍而需要治疗,全家都陷入困境和无措的状态。安多尔菲用他早年在卡帕多西亚的经历、土耳其语翻译和世界地图,构成了心理治疗中他与阿里一家沟通的桥梁。在家庭治疗后,阿里在学校和家中都发生了神奇的变化,他也帮助父母发生了改变。 安多尔菲享誉世界的专业声誉和杰出的工作成就源自其丰富的受训背景和独特的个人风格。安多尔菲生于意大利,早年在罗马拉斯佩琴萨大学(University La Sapienza)学医,后来接受卡伦?霍尼 (Karen Horney)的培训,并进行了自己的个人分析,这丰富并整合了他的关系取向思想。因为当时的医学界把家庭仅视为儿童问题的源头,而安多尔菲非常抗拒这种把儿童问题从他们的关系世界中剥离出来的传统,故而选择放弃了严格依赖于儿童心理病理学的精神病学模式。他受到罗马神经精神病学研究所(Institute of Neuropsychiatry)玛拉?塞尔维尼?帕拉佐利(Mara Selvini Palazzoli)思想的影响,转而进入心理学的世界。自1972年移居美国,安多尔菲跟随众多杰出的精神病学家和家庭治疗先驱们进行学习,包括内森?阿克曼 (Nathan Ackerman)、伊斯雷尔?泽维林(Israel Zwerling)、姬蒂?拉佩里埃(Kitty La Perriere)、佩姬?帕普(Peggy Papp)、萨尔瓦多?米纽庆(Salvador Minuchin)、杰伊?海利(Jay Haley)、吉姆?弗拉莫(Jim Framo ;即詹姆斯?弗拉莫)等,并在后来成为他们的朋友、同事, 甚至获得了终生的友谊。 2023年10月27日,在中国香港举办的亚洲家庭治疗年会(AAFT)上,我聆听了安多尔菲的演讲并现场观摩了他的工作,我被他无与伦比的治疗思想和手法深深震撼到了,恨不得记下他所有的语言和操作。茶歇时间,我冲到他面前说:“我看到你的工作,太震撼了!你跟孩子们工作的时候,用了很多触碰的技术,给孩子们巨大的支持,改变了他们!”安多尔菲面带微笑,目光中饱含热情,安静地听我讲完,然后回应道:“那么我也来触碰你!”说话的同时,他给了我一个大大的、温暖的拥抱!他立刻用行动回应了我的语言!他在支持我想法的同时,也给了我亲身学习的丰富体验!工作坊结束后,我买下了他所有的英文书和视频光盘。他挑出其中的The Gift of Truth: The Inner Journey of the Therapist,反复用右手示指点着标题告诉我:“这一本,是我最重要的书。”翻译、审校完全书后,我理解了他字里行间的真意!对于本书书名的翻译,我和其他译者、编辑有过多次的沟通,安多尔菲既不是在讨论真理,也不是在讨论真相,而是在述说他五十多年作为家庭治疗师的真情实意! 本书不仅结构化地分享了他多年来培养治疗师的思路和方法,也以真挚的情感书写了自己作为在众多不同文化中生长、学习、实践、教学的心理治疗师的内心历程。两条线互相映照,深度探索了作为治疗师的人和作为人的治疗师的心灵世界的发展旅程。 深深感谢安多尔菲带给我们的触动心灵的礼物!也感谢段维、陈依苓、杨泽云、郭亭君的翻译工作。更要感谢陈珏极为出色的组织工作,让《心理治疗中的真意:心理治疗师的心灵之旅》得以快速与读者见面。读者在阅读过程中若有任何疑问和建议,欢迎联系我们。 刘丹 博士 亚洲家庭治疗学院(AAFT)院士 德中心理治疗研究院(DCAP)副主席 中国心理卫生协会 婚姻家庭心理健康促进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社会心理学会 婚姻与家庭心理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2024年9月1日于北京  
NEWS 推荐语  
孟馥 如今有关家庭治疗的专业图书琳琅满目,让人目不暇接,但著名家庭治疗师毛里齐奥?安多尔菲的这本《心理治疗中的真意:心理治疗师的心灵之旅》依然别具一格,令人耳目一新。他主张心理治疗师要脱下专业的面具,成为真实的自己,与人们在更深的层面上进行更深入的连接;要分清楚问题是属于来访家庭的,还是属于治疗师自己的;要建立起内在的督导文化,利用自身的资源开展工作,及时、有效地自我暴露;在与来访家庭互动的过程中,要通过对家庭的理解来接近并经历他们的问题,与来访家庭共享彼此的情绪、失落、冲突和种种挑战。非常推荐! 孟馥 中国心理卫生协会 婚姻家庭心理健康促进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施琪嘉 毛里齐奥?安多尔菲的《心理治疗中的真意:心理治疗师的心灵之旅》读起来很有“真”的感觉。我注意到,他在写这本书时已经步入八十岁的年纪了,我就在想,是否到八十岁才敢“真”呢?一个治疗师要多真,治疗才有意义?书中讲到米纽庆在九十五岁时说的一个观点:当木匠在给一块木头塑形,要将其转变为其他东西的时候,“锯子、凿子、锤子和针,都只是用于进行转变的工具”。大师们在耄耋之年总结专业人生时,都提到心理治疗师作为人的重要性和自我暴露在治疗中所起到的作用。大家可以把本书看作是在让你提前懂得,当触碰专业伦理界限时,如何尊重治疗师作为人的真实存在。这本书是心理治疗师创造性地利用个人资料来灵活开展工作的宝典,值得推荐! 施琪嘉 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同济医学院教授 湖北省心理卫生协会理事长 
曾奇峰 做一个懂心理的人,而不是做一个懂心理学的人;把一个学派当成工具做治疗,而不是被一个学派当成推广工具;向大师们学习如何成为自己,而不是成为大师;帮助来访者离我们而去,而不是让他们一直需要我们。这一切加在一起,就是《心理治疗中的真意:心理治疗师的心灵之旅》。 曾奇峰 中国心理卫生协会 精神分析专业委员会顾问 精神科医生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天猫旗舰店购买入口 
当当网预售入口 欢迎心理咨询师、心理治疗师、精神科医生等专业人士,以及心理学爱好者学习阅读。  
团结 奉献 勤奋 创新 助力我中心争创全国文明单位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轻触阅读原文 
上海交大医学院附属精神卫生中心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原标题:《我中心专家著作新译 《心理治疗中的真意》:在真情实意的疗愈中,探索心理治疗师内在成长之路之路》 阅读原文 特别声明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