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言 “原来我也是个幸福宝贝。”这是一名驻校社工辅导对象对自身定位的重新评价。这个学生从一个缺乏自信、习惯低头走路的女孩,逐渐成长为一个能够自信抬头、主动与人交流的学生。“驻校社工”心理健康服务项目被列入市政府今年的民生实事项目,全市90所学校开展“一校一社工”试点,初步实现直属学校全参与、县市试点全覆盖。 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是全社会关注的重大课题。虽然苏州校园已经普及配备了专职心理教师,但学生的心理健康辅导依然不容小觑。此前心理老师的工作主要在校内,而“驻校社工”可以链接到社区、家庭,还可以进行跟踪辅导,让心理健康服务更少遗漏,同时也能更接地气。 解决学生心理健康问题,“驻校社工”项目的实施是一种创新。“驻校社工”不仅具备心理辅导的专业能力,还能及时发现学生的潜在心理问题开展早期干预。对于呵护青少年心理健康而言,无疑是这种专业力量干预会更到位,专业化呵护比较精准给力。一些系统科学的理念方法,无疑也能为现有的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注入蓬勃动力。 事实上,“驻校社工”不仅会提高学校心理健康服务的覆盖面,还通过校家社联动形成合力,构建全方位的心理健康支持体系。苏州通过制定《苏州市学校社会工作服务指南》,明确驻校社工的工作标准,并整合多方资源,推动形成“校家政社”协同育人的新格局。这种多元参与的模式,不仅提升了心理服务的效果,也使得学生在学校、家庭、社区的成长路径上得到可持续的心理支持。 守护学生心理健康是一个系统工程,依靠学校单一力量已经不足以应对复杂的心理健康问题。苏州市的“驻校社工”项目通过引入专业力量,探索出了校家社协同育人的新路径。希望随着这一模式在全市范围内全面推广,会有更多学生受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