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百“我要爱”心理援助志愿者接受中科院专家强化培训
5月28日,由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上海 增爱基金会和广东五叶神公司联合发起,并由广东五叶神公司资助举办的512“我要爱”心理援助行动,在深圳 举办“志愿者强化培训班”,已在四川灾区一线工作了10天的中科院张雨青博士专程赶赴特区授课,为五叶神实业协助招募的300多名广东省报名参加“我要爱”心理援助行动的志愿者作专场报告,就如何对512地震灾区群众进行心理援助进行了专业培训。半天时间的讲座培训结束后,张雨青博士还与许多具有心理咨询师资格的志愿者进行深入交流,为组织南方专业志愿者后续赴灾区援助做了摸底工作。
张雨青博士介绍了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在国家有关部门、四川省政府、各灾区地方政府以及五叶神实业等社会各界力量的支持下,于512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迅速反应,在京沪粤同时发起512“我要爱”心理援助行动,并于5月14日、5月16日、5月18日派出三批专家团队,在成都 、绵阳 、都江堰、安县、双流县等受灾地区培训和组织了上千名心理援助专业人士和志愿者,积极投入到抗震救灾第一线,努力帮助广大受灾群众重建“心灵家园”。当前,国家有关部门组织成立了四川省抗震救灾心理援助领导小组,中科院心理研究所所长张侃担任组长,统筹安排、协调指挥全国各地对灾区进行心理援助的各项工作。
张雨青博士着重分析了灾区最需要心理援助的三类高危人群:第一是孩子,包括丧失亲人的孤儿和单亲儿,目睹了老师同学亲人死亡的孩子,还有身体受损的残障儿童,他们中大多数人都需要一个长期的专业的心理调节和辅导,才不致留下影响其一生幸福的心理疾患。第二类是老人和高龄夫妻,失去一个孩子,意味着至少是对6位大人(父母、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的心理重创,本次灾难夺去了许多孩子的生命,有的学校一下死亡了一千多学生。第三类是救助人员,包括医护人员、解放军官兵,他们奋战在抢险和救死扶伤的一线,目睹了大量惨烈的场面,在身心疲惫的同时,很容易发生类似一战之后的部队“炮弹恐惧症”,即“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同样需要专业的心理援助。
张雨青博士指出,心理援助是一项相对长期的系统工程,大量需要心理援助的时间应该是在灾后三个月左右,即七八月份。中科院计划在国家有关部门、四川省政府、各灾区地方政府以及五叶神实业等社会各界力量的支持下,选点建立10个心理援助工作站,届时需要全国各地的专业志愿者大力支持,前往工作。
至于当前广大志愿者能马上做些什么?张雨青博士表示,大家光有爱心和激情是不够的,还需要知识和技巧,希望广大志愿者第一努力学习,多参加有关培训,避免将来在实际援助工作时“热情好心办坏事”,因为自己的不专业而给别人造成“二次心理伤害”,第二,希望受训的大多数志愿者能够因地制宜地在广东当地深入企业、社区、医院,到川籍人员较多的场所开展心理援助活动。
背景资料:
由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上海增爱基金会和广东五叶神公司联合发起,并由五叶神实业资助举办的512“我要爱”心理援助行动,于5月15日正式启动,近20名心理学专家分三批到达四川灾区,紧急在成都、绵阳等地招募培训了1000多名具有心理学专业知识背景的志愿者,目前,这些志愿者已深入受灾各地,广泛开展心理援助工作。与此同步开展的是,在京沪粤三地开展的志愿者招募工作。北京 、上海、广州 、深圳等市在心理援助人才资源方面较为充足,这些具有爱心和专业知识的心理咨询师踊跃报名,其他具有教师、医护、法律等专业知识和经验的爱心人士也积极表达参与意愿。北京、上海各有4000和3000多人报名,中科院心理研究所已在北京、上海开展专项强化培训多场。
“我要爱”心理援助行动,计划开展募集心理专业志愿者前往灾区从事心理救援、广泛募集“我要爱”爱心卡、印制心理救援宣导手册、架设心灵重建网站、组建“我要爱”心理援助专线服务电话等工作。
5月28日,刚刚结束在四川灾区进行心理援助培训工作的中科院张雨青博士将赶赴深圳,针对由广东五叶神公司招募的广州、深圳等珠三角城市的300多名志愿者进行专场强化培训。这300多名志愿者是从2000多名打电话报名者中初选出的目标受训者。中科院“我要爱”心理援助行动指挥部门表示,首批10人左右的广东首批心理援助志愿者估计最快能在月末成行,同时,希望受训的大多数志愿者能够因地制宜地在广东当地深入企业、社区,到川籍人员较多的场所开展心理援助活动。
|